标签 > 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三课时[编号:14803260]
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三课时
答案 B。答案 B。B.苏联揭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平政策的虚伪性。A.领土问题 B.宗教问题。答案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苏联实行的政策。A.美国要对苏联实行遏制战略。B.对苏联等推行和平演变的战略。C.苏联将是美国霸权政策的对手。A.放弃争夺世界霸权 B.主张实行缓和政策。A.①③④ B.②③④。
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三课时Tag内容描述:<p>1、第4课维护和平的尝试11925年,希腊和保加利亚发生了武装冲突,局势有可能进一步恶化。国联呼吁双方制止冲突升级,并向冲突点派出调查委员会,最终作出裁定,平息了冲突。这表明国联()A对恢复战后欧洲经济起了一定作用B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C在处理国际争端方面作用有限D对维护世界和平起了一定作用答案D2苏俄同德国签订的拉巴洛条约()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苏俄的企图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以缔约双方的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为基础是对凡尔赛体系的一次重大调整A B C D答案A3促进洛迦诺公约签订的因素是()A法国占领鲁尔受挫。</p><p>2、第3课美苏争霸1提出对苏联采取“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的“和平战略”的美国总统是()A艾森豪威尔 B肯尼迪C尼克松 D里根答案B2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苏联的一幅宣传漫画,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A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双方的激烈对抗B苏联揭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平政策的虚伪性C是美国对“华约”组织的挑战D苏联对马歇尔计划的应对答案B3美国地理杂志刊发了一幅“逃兵”的照片,1961年8月13日凌晨,在柏林墙即将合封时,一位参与修建围墙的东德士兵突然跃过铁丝网,投奔西德。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西德修筑柏林墙防。</p><p>3、第6课两伊战争1伊拉克和伊朗两国的矛盾主要集中在()A领土问题 B宗教问题C民族问题 D意识形态问题答案A21979年,伊拉克总统萨达姆表示要用武力解决领土争端的直接原因是()A霍梅尼鼓动伊拉克的什叶派反对萨达姆B伊朗支持伊拉克的库尔德族人进行反政府活动C伊朗拒绝以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线为两国分界线D伊朗没有兑现答应补偿伊拉克的土地答案D3.右图是两伊战争期间,遭化学武器杀害的库尔德人的墓地,它主要揭示了()A两伊战争发生的原因B两伊战争的持久性C西方大国干预两伊战争D两伊战争的残酷性答案D4为制止两伊战争,联合国安理会1987年7月。</p><p>4、第3课华盛顿会议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倡导召开华盛顿会议的主要目的是()A改变日本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独霸地位B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C缓和列强矛盾,重新分割太平洋上的势力范围D力争取得同英国海军相等的制海权答案C2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调整了美日两国在下列哪些问题上的利益冲突()处罚和削弱战败国德国控制国际联盟争夺中国和太平洋地区海军军备竞赛A B C D答案B3美国拆散英日同盟的根本目的是()A削弱英日在远东的势力,便于美国在远东的扩张B向英日显示美国在经济上的雄厚实力C反对日本利用战争时机独霸中国D勾结。</p><p>5、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1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说:“它(德意志帝国政府)已立意在2月1日和2月1日以后击沉所有敌人所控制的任何港口的船只。因此我建议国会:宣布德意志帝国政府最近的行为,事实上无异对于美国政府及其人民作战”演说中“最近的行为”是指()A1905年德军参谋长制订的“施里芬计划”B1916年德军发动的凡尔登战役C1916年日德兰海战,德军取得战术性胜利D1916年德军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答案D2观察下图,图中的照片拍摄于一战时期法国北部孚日省的中国劳工营。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图中照片的拍摄应不早于1917年B向欧。</p><p>6、第2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11919年的巴黎和会是一次帝国主义分赃会议,但仍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其表现有()在20世纪20年代使欧洲基本维持了一个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承认了民族自决原则,承认了波兰等民族国家的独立是建立在欧洲大国势力均衡基础上的成立了旨在维护国际和平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A BC D答案C2.某班同学通过因特网搜索到右面一幅图片,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该条约的签字双方是协约国集团与土耳其新政府B该条约也维持了色佛尔条约中的一些安排C在洛桑条约中土耳其的基本主权得到承认D洛桑条约的签订表明土耳其成为亚洲强国。</p><p>7、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课标要求了解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课堂互动一、“以实力求和平”与“新思维”1美国的“以实力求和平”(1)背景:苏联的实力下降。(2)政策:新“遏制”政策。(3)军事措施提出“灵活反应战略”,以重新夺取军事优势。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对苏联施加压力,进而拖垮苏联。(4)意识形态措施号召对苏联进行讨伐。支持反共政党和组织,资助电台活动。教材互补1981年,里根就任美国新一届的总统,提出了一套“以实力求和平”的新遏制政策,。</p><p>8、第2课冷战的开始1美国驻苏外交官凯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苏联实行的政策“必须是一种长期的、耐心而又坚定的、警惕地遏制俄国对外扩张倾向的政策”。下列不能反映出他这种主张的是()A美国要对苏联实行遏制战略B对苏联等推行和平演变的战略C苏联将是美国霸权政策的对手D对苏联推行武装扼杀的外交政策答案D2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声称希腊和土耳其正面临着“极权主义”的威胁。这里的“极权主义”是指()A希腊和土耳其的资产阶级B欧洲的法西斯C各国的垄断资产阶级D社会主义苏联和各国共产党答案D3有人说:“。</p><p>9、第3课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1苏联解体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A缓和与紧张并存 B趋向缓和C和平和动荡并存 D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加剧答案C22019年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下面方框所示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当今的世界形势呈现()A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B国际恐怖主义泛滥C乱象丛生,危机重重D“一超多强”的局面被打破答案A3目前有13亿人生活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每天人均收入不足1美元,8亿人忍受着饥饿,8 000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超过2.6亿人不能上学。第三世界国家外债总额达2.5万亿美元。这说明()发展问。</p><p>10、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1下图是雅尔塔会议会场,就是在这张会议桌上,战后的世界秩序被基本确定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形成的雅尔塔体系主要就哪些问题达成协议()结束战争处置法西斯战后世界安排组建军事集团A BC D答案B2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天早晨,在例会开始前,丘吉尔说:“今天我做了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A苏联实力最强 B罗斯福野心最大C美苏矛盾是主要矛盾 D。</p><p>11、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11983年,美国政府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从对苏战略上看,其最主要的目的是()A在经济上拖垮苏联B取得军事上的优势,争取主动C带动美国经济发展D大幅度提高美国的核威慑力量答案A2与“尼克松主义”相比,里根对苏联政策发生的新变化是()A放弃争夺世界霸权 B主张实行缓和政策C多种手段遏制苏联 D力求维持既得成果答案C3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之音”电台在一份内部备忘录中说:“我们必须把苏联描绘成是地球上最富有掠夺性的帝国我们必须设法制造苏联和它的卫星国内部的不稳定局势我们必须在苏联控制的傀儡国中煽起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