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7课[编号:26663345]
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7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明朝的灭亡1.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1)政治腐败。________一、选择题1.庄园是西欧中古社会的基础。2、归纳秦汉时期我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学技术成就。
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7课Tag内容描述:<p>1、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明朝的灭亡,1.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1)政治腐败: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日益腐败。(2)社会动荡: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______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控制力,2.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1)背景: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__________深重,阶级矛盾异常尖锐。(2)口号。</p><p>2、第1 9课 一 单项选择题 1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 慕尼黑阴谋 B 德国进攻波兰 C 德国进攻苏联 D 日本偷袭珍珠港 2 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p><p>3、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8课 西欧庄园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庄园是西欧中古社会的基础。早期的庄园采用的剥削方式是A劳役地租B实物地租C货币地租D雇佣关系2 . 直观的图示是有效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小张同学在学习了东汉衰落的原因后整理出了如下图。该图反映。</p><p>4、第16、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学习目标: 1、我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蔡伦改进造纸术;九章算术;张仲景和华佗的医学成就;张衡的地动仪。 2、归纳秦汉时期我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学技术成就,以提高对比和归纳综合的能力。 3、认识秦汉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 教学重点: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地动仪。 教学难点:地动仪涉及到物理学原理,对于利用物体的惯性。</p><p>5、18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宗教、史学、艺术的发展,有一部电视剧描写了秦汉时期刘邦的夫人,也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吕后为了躲避战乱,逃到尼姑庵的故事。想一想到底谁错了?,“那时没有尼姑庵, 肯定是你看错了”,“我没看错,是吕后 进错了门”,佛教,起源:古代印度-西域-中国 传入时间: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东汉明帝时,有的地方兴建佛寺。 教义: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的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教的传播,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说一说,你都去过哪些佛教的风。</p><p>6、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一 满洲的兴起 生活地区 兴起时间 杰出首领 我国东北 明朝后期 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的主要功绩 1 统一女真各部 2 创立八旗制度 3 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 4 迁都沈阳改称盛京 5 反抗明朝的压迫 黄。</p><p>7、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明朝末年黑暗的政治统治;了解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李闯王推翻明朝的基本过程;把握后金的发展和清兵入关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唐玄宗统治前期和后期的比较,让学生体会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将直接导致不同的后果,培养学生对比辨析、以史为鉴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历史上崇祯帝是一个非常勤奋的皇帝,但也无法挽救明朝的覆灭,从。</p><p>8、第17课明朝的灭亡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明 流民图 议一议 看完这两幅图景 同学们有何感想 1 明代中后期 政治日益腐败 大臣 皇帝 皇室内部 一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沉迷享乐 疏于朝政 勾心斗角 纷争不已 结党营私 争权夺。</p><p>9、电气时代的来临 第17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代特征 电气时代 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 时间 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新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应用 主要表现 核心 电力的广泛应用 能源领域的巨变 畜。</p><p>10、第1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 二 次 备 课 一、教学要求: 基础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领域和发明。 提升要求: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能源领域的巨变和围绕电的发明。 学习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评价。 三、教学设计: 【情景导入】 【自主学习】 1 世纪下半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和科学领域出现了研究、探索和发明创造的的新热潮。</p><p>11、教学资料参考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教案北师大版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概念 内容及特点 2 了解人类对电的认识过程和应用历史 培养理解能力 3 讲述爱迪生发明电。</p><p>12、电气时代的来临 年级 九 科目 历史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1 课题 第1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 授课类型 新授 课标依据 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深远影响 一、教材分析 本课讲述的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兴起的历程。教科书从人类对电认识的过程和电力取代蒸汽作为主要能源以及电的一系列重要发明三方面阐述了电气时代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能源领域的巨变和围绕电的发明是本课的主要内容,难点是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p><p>13、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八单元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兴起的时间和标志 特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推动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它们最早出现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A B C E F H 第一次的是 第二次的是 第三次的是 CD ABEF GH D 原子能技术 生物工程 主要标志 航天技术 计算机与因特网 原子能 出于战争和军事的迫切需要。</p><p>14、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1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 政治腐败 明朝中后期 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 但政治日益腐败 2 社会动荡 朝政的混乱 造成中央对社会的 不断下降 法纪松弛。</p><p>15、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要学习新课文了 你准备好了吗 脑筋急转弯围棋和象棋的区别是什么 想知道答案吗 围棋越下越多 象棋越下越少 哈哈哈 下棋 梁实秋 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本课的学习任务吧 1 了解作者梁实秋 预习任务 2 掌握文中生字词的形 音 义 做到会读 会写 理解词义 预习任务 3 赏析细致入微 妙趣横生的棋人棋事 学习重点 4 品味生动而诙谐幽默的语言 学习重点 5 通过学习课文 理解作者 中正。</p><p>16、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先学先知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判断正误 1 电气的发明与应用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2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 3 第三次科技革命拉大了知识转。</p><p>17、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年级九科目历史任课教师授课时间1课题第1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深远影响一、教材分析本课讲述的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兴起的历程。教科书从人类对电认识的过程和电力取代蒸汽作为主要能源以及电的一系列重要发明三方面阐述了电气时代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能源领域的巨变和围绕电的发明是本课的主要内容,难点是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p><p>18、1 世纪下半期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工业革命 2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为核心的革命 此后电力取代成为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能源 人类跨入了 3 美国科学家一生有项发明 被称为 4 电 的影响 和 的到来标志着的崛起 5。</p>
【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7课】相关PPT文档
【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7课】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