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年六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编号:15046818]
年六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
会运用计算圆柱的体积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1、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1.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及推导过程。2.能初步应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和解决较简单的实际问题。1、在初步认识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年六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Tag内容描述:<p>1、圆柱的体积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及推导过程。2能初步应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和解决较简单的实际问题。重难点: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一、前置自学:棱长长宽高长方体体积=______________ 正方体体积=__________猜想:圆柱的体积=_______________二、展示交流:动手操作:把圆柱体,剪开,重新拼接思考:重新拼接后得到什么形状? 三、合作探究:重新拼接后图形与圆柱有什么关系小结: 圆柱的体积=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四、自我检测1求下面圆柱体的体积(1)底面积为75平方厘米,高90厘米。</p><p>2、用比例解决问题【学习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判别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应用题。3、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推理能力,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正确运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分析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确定那些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并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教学难点】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应用题。【自主学习】一、内容要求:(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59页的内容,独立完成下列问题)1、第一种方法:先算出 ,再算出10吨水多少钱?(。</p><p>3、数的认识第一课时学习内容:课本第76页的内容及P78练习十三第1-5题。学习目标:1、我能系统掌握整数、小数、分数、倒数、百分数的意义。2、我能熟练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小数数位顺序表,并能正确熟练读和写这些数。3、我能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熟练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互化。学习重点:系统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正确读写整数学法指导:通过小组讨论、自主学习解决学习中存在问题。教学过程:【课前独学】一、复习引入。(一)数的读、写1、数位顺序表。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亿级万级个级数位个位十分位计数单位个十分之。</p><p>4、3、比例的应用第一课时学习内容:比例尺。课本第48-49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八第13题。学习目标:1、认识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意义。2、掌握常见的比例尺的形式,会进行比例尺之间的转化。学习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习难点:会进行比例尺之间的转化。教学流程:【课前独学】一、知识链接(一)填空。( )86/169( )24/( )( )(二)判断:两个比可以组成一个比例。( )二、新知预习:自学课本第48-49页中的例1,把重要的地方画上线,不懂的问题用铅笔标在书上。并思考下列各题。1、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p><p>5、比例尺【学习目标】1、根据比例尺会求实际距离。2、会根据题中给出的长方形的长或宽,绘出平面图。3、如何根据题中的量选定比例尺。4、通过自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习重点】根据题中的量会求实际距离。【学习难点】根据题中给出的长方形的长或宽,绘出平面图。【自主学习】内容要求:自主学习教材P50页的内容,并且独立完成下列问题。1、填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 8厘米32千米400千米1:200000005厘米1:6000003米6厘米2、在1:5000000的地图上,成都到昆明的铁路线长22厘米,成都到昆明的铁路实际长多少千米?3、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p><p>6、圆柱的表面积导学目标:1、在初步认识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2、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实践操作,在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的含义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索意识。导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导学准备:圆柱侧面展开图导学过程:预习学案: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p><p>7、圆锥【学习目标】1、 加深对圆锥特征和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2、 理解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3、 能应用圆锥、圆柱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重、难点】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自主学习】一、内容要求:复习教材P2526页的内容,对圆锥特征和体积的计算公式进行巩固,然后独立完成下列各题。1、 一个圆锥的底面周长是9.42米,高1米。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2、一个圆柱底面积是6.28平方分米,高3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3、一个圆柱的。</p><p>8、圆柱的体积【学习目标】1、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掌握,会运用计算圆柱的体积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维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1、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运用;2、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学习难点】1、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自主学习】一、内容要求:自主学习教材P19页内容,并独立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叫物体的体积?你会计算哪些图形的体积?长方体体积公式: 正方体体积公式: 2、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 ),高。</p><p>9、圆柱的体积导学目标:1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导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导学准备:圆柱教具导学过程:预习学案:1.什么叫物体的体积?2.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导学案:(一)小组交流汇报预习情况(二)学生共同探究例5。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1)教师演示学具,学生观察:沿。</p><p>10、比例尺【学习目标】1、根据比例尺会求实际距离。2、会根据题中给出的长方形的长或宽,绘出平面图。3、如何根据题中的量选定比例尺。4、通过自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习重点】根据题中的量会求实际距离。【学习难点】根据题中给出的长方形的长或宽,绘出平面图。【自主学习】内容要求:自主学习教材P50页的内容,并且独立完成下列问题。1、填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 8厘米32千米400千米1:200000005厘米1:6000003米6厘米2、在1:5000000的地图上,成都到昆明的铁路线长22厘米,成都到昆明的铁路实际长多少千米?3、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p><p>11、圆柱的表面积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含义;2、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能灵活运用求侧面积、表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重点】1、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1、运用侧面积、表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自主学习】一、内容要求:自主学习教材P13页内容,并独立完成下列问题。1、圆柱是由哪些面围成的立体图形?2、圆柱的底面和侧面各有什么特征?3、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侧面展开后的长方形与圆柱有什么关系?4、圆柱的侧。</p><p>12、统计与概率第一课时学习内容:统计表、图。课本109、110页例1及练习二十二1、2题。学习目标:1、我能系统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我能掌握统计图表和统计量的概念、特征和适用范围。3、我能设计制作统计图表,合理使用统计数据,掌握分析判断方法。学习重点:掌握统计图表和统计量的概念、特征和适用范围。学习难点:设计制作统计图表,合理使用统计数据,掌握分析判断方法。学习过程:【课前独学】一、旧知铺垫 统计表的意义:把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样的表格就叫做统计表。 统计表的组。</p><p>13、圆柱的表面积学习目标:1、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2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根据圆柱的表面积与侧面积的关系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难点:认识圆柱的特征。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前置自学:1说说圆柱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方形的面积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公式:__________________-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1)半径是1米 (2)直径是3厘米(3)半径是2分米 (4)直径是5分米二。</p><p>14、3、比例的应用第一课时学习内容:比例尺。课本第48-49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八第13题。学习目标:1、认识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意义。2、掌握常见的比例尺的形式,会进行比例尺之间的转化。学习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习难点:会进行比例尺之间的转化。教学流程:【课前独学】一、知识链接(一)填空。( )86/169( )24/( )( )(二)判断:两个比可以组成一个比例。( )二、新知预习:自学课本第48-49页中的例1,把重要的地方画上线,不懂的问题用铅笔标在书上。并思考下列各题。1、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p><p>15、圆柱的表面积学习目标:1、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2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根据圆柱的表面积与侧面积的关系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难点:认识圆柱的特征。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前置自学:求下列圆柱体的侧面积(1)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4厘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底面直径是4厘米,高是5厘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高是4厘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圆柱体有什么特点?什么是。</p><p>16、用比例解决问题学习内容:用比例解决问题。课本第59-60例5、6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九第37题。学习目标:1、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含有正、反比例关系问题的步骤和方法。2、使学生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反比例,从而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学习重点:运用正、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学习难点:正确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教学流程:【课前独学】一、知识链接。1、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我们班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 )(3)圆锥的体。</p><p>17、第1单元 负 数第1课时 负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2.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负数产生的意义。明白数学知识与生活密不可分,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1、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2、体会负数的重要性。难点:体会负数的重要性,理解负数的含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教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教材第2页主题图。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内容。(教师:观察上图,你能发现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3 和 3 各代表什么意思?)二、新课讲授1、教学例1 。(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