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2018年秋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同步练习第8课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1.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发展相对缓慢。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手工业发展 B.京杭大运河的开通C.大一第18课 罗斯福新政1.罗斯福在美国总统竞选的演讲中说。新政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1.史料记载。

2018年秋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同步练习第8课Tag内容描述:<p>1、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1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发展相对缓慢,至隋唐时期,商业发达的城市广布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沿海地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手工业发展 B京杭大运河的开通C大一统局面形成 D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答案C2唐诗云:“江春铺网阔,市晚鬻蔬迟。夜船归草市,春步上茶山。寨将来相问,儿童竞启关。”这反映出()A草市中有夜市B江南市镇兴起C村寨出现草市D专业市场出现答案A3(2019山东学业水平考试)下面的资料卡片是对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描述,这一时期是()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答案D4(201。</p><p>2、第18课罗斯福新政1罗斯福在美国总统竞选的演讲中说:“我的愿望是排除革命既避免激进的革命,又防止保守的革命。”他就职后为“排除革命”而采取的重大行动是()A推行自由放任政策B实施“新政”干预经济C建立计划经济体制D提倡“新经济”模式答案B2(2019三明高一检测)“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B美元贬值,刺激出。</p><p>3、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与材料反映时期相符合的生产工具应该是()A铁制工具 B曲辕犁C风力水车 D石刀石斧答案D2先秦时期,古代中国的农耕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转变。那么,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石器锄耕 B刀耕火种C铁犁牛耕 D机械化耕种答案C3某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下列史实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县制的出现 B铁农具的使用 C都江堰的修建 D一牛挽犁的出现答案B4它在唐朝已经使用,“是古代中国耕作农具成。</p><p>4、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1(2019武汉高一检测)在19世纪末的西欧,一个资本家要新建纺织厂,为提高产量,他应该优先选址在()A商业繁盛的地区 B盛产煤炭的地区C邻近河流的地区 D电力充足的地区答案D2(2019四川学业水平测试)1902年美国已有发电厂3 621座,总装机容量121.2万千瓦;1907年德国已有三分之一的企业使用电动机。这预示人类进入到()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C信息时代 D智能时代答案B3下图是中国、美国、德国的制造业产量分别占世界制造业总产量的份额。其中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主要得益于()中国、美国和德国制造业份额A世界商路和贸易中心的。</p><p>5、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1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反映的是()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B井田制趋于瓦解C小农经济发展完善D土地兼并严重答案B2北宋时期,国家对私有土地的买卖几乎完全不加限制,仅要求买卖双方到当地官府履行一定的登记手续,以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不致流失。这一政策()A推动了农产品商品化B有利于促进人口流动C使国家财政收入增加D使雇佣关系得以确立答案B3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太湖流域开发较早B统治者“。</p><p>6、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117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化。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荷兰通过设立据点控制东亚海上商路B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C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A217世纪,英国与荷兰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至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英荷)战争”。当时,英国发动三次英荷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夺取海外贸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B将北美洲和大洋洲纳入世界市场C推动英国机器制造业的快速发展D保护跨越大西洋的黑人奴隶贸易。</p><p>7、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1(2019信阳高一期中)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其产品()A全部销往海外 B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 C质量普遍不高 D主要满足官府需要答案D2商代青铜器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下图所示青铜器图纹可以反映商代()商代青铜器父癸鼎上的蚕纹A冶铁业的进步 B甲骨文的成熟C兴起了棉纺织业 D已经有了养蚕业答案D3(2019天津学业水平测试)下图所示的精美青铜器,充分展示了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中国古代被誉为“青铜文明”的时代是指()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C两汉时期 D魏晋时期答案A4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p><p>8、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1.如图是1881年开平煤矿请英国人设计的铁路,顽固官僚认为火车的轰鸣与震动会“损伤地脉”,最后竟不行机车,而出现图中所示骡马拖载车辆的运煤情景,变成了“马车铁道”,这条铁路应该是()A吴淞铁路 B京张铁路C唐胥铁路 D粤汉铁路答案C21910年,假如你想从张家口到北京旅游,为了方便和实惠,你最应该选择() ABCD答案A3(2019衡阳高一检测)下图反映的是20世纪初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状况,该状况主要体现了()A清朝政府全盘引进西方技术B中国交通近代化与西方同步C国人无法接受西方先进技术D西方文明影响近代中国。</p><p>9、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11859年,英国人呤俐在广州街头散步,“看到很多中国姑娘的足上穿着欧式鞋,头上包着曼彻斯特式的头巾,作手帕形,对角折叠,在颏下打了一个结子,两角整整齐齐地向两边伸出”。这反映了()A习俗变迁实现女性解放B西方文明影响生活习俗C政府明令废止女子缠足D习俗变迁促进经济发展答案B2清代北京竹枝词中说:“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庚子(1900年)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这反映了()A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B社会启蒙与进步知难行易C妇女缠足之风气日趋衰颓D近代女鞋制造工艺删繁就简答案A3.。</p><p>10、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1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启动到1957年,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上升到45.0%。重、轻、农之比由1953年的17.629.652.8变为1957年的27.329.243.5。这说明“一五”计划()A使重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B使我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C使国民经济的比例达到合理D使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答案A2下面是关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四枚邮票。其反映的本质是()A劳动人民主人公的责任意识B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度热情C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变革D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发展答案C31953年12月开始实行粮食计划收购。</p><p>11、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设立四大经济特区,其中汕头经济特区位于下图的()A B C D答案C2(2019北京学业水平考试)有一首歌的歌词写道:“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这里“画了一个圈”是指()A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建立环渤海经济开放区C开发上海浦东新区 D开发河北雄安新区答案A3(2019厦门高一检测)下图表明40多年来厦门发生的巨大变化。其原因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厦门今天的厦门A引进先进技术 B引进外资C引进先进管理经验 D。</p><p>12、交通与通讯的变化1据记载:1888年,清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B21924年12月,北京开通有轨电车。民间竹枝词写道:“电车一动响郎当,来往行人上下忙;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能够印证新式交通工具()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B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C推动了城市人口的增长D取代了原有的出行方式B3近代某诗人写道:“举头。</p><p>13、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1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反映出()A科学理论对实际发明具有推动意义B科学发明与社会需要联系紧密C科学技术需结合才能推动社会进步D发明蒸汽机的实际意义不是很大答案B21765年,英国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叫“珍妮机”的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后来人们把“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使用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A引发了发明机器的连锁反应B极大地提高了纺织品的产量C推动了机器制造业的出现D宣告了工业动力时代的到来答案A3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英国工业革命。</p><p>14、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2019洛阳高一检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50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发生的平均周期越来越长,与此同时,危机持续的时间却越来越短,所造成的破坏力也大大下降。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A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B第三产业的兴起C福利国家的普遍建立D知识经济的兴起答案A2历史图片往往蕴涵着丰富的信息。阅读下列图片,指出其共同的经济特征是()法国国营核电站 德国国营铁路英国国有铁路和火车A国有企业主导国家经济发展B由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转型C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D能源与交通业全由国家经营答案C320。</p><p>15、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的航海家们发现“世界是圆的”;500多年后,美国作家弗里德曼乘飞机沿哥伦布的航线来到了印度,却发现“世界是平的”。如果前者侧重于地理常识的话,那么后者旨在强调()A经济区域化 B世界两极化C经济全球化 D制度多元化答案C2(2019临汾高二检测)目前,世界经济日益走向“自由化、网络化、融合化和多边化”。这反映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A全球化 B趋同化C集团化 D平等化答案A3“20世纪90年代后,跨国公司大制造商以世界为工厂,以国家为车间。”导致此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各国贸易保。</p><p>16、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1在这次中央工作会议上,党的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和领导骨干,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两年来党的领导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批评,对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政治方面的重大决策,党的优良传统的恢复和发扬等,提出了建议。这次会议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C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答案A2(20196月山西学业水平考试)据统计,1980年与1975年相比,中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了6 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了674亿斤。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B人民公社的建立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国有。</p><p>17、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11609年,某地各种银行林立,成为欧洲的储蓄和兑换中心。此地还开启股票市场,进行融资和投机,被后人称为“17世纪的华尔街”。“某地”是指()A英国的伦敦 B法国的巴黎C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D意大利的威尼斯答案C2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其中第一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创新和发展”是指()A创立现代商业、金融制度B确立资本主义国家商业霸权范例C率先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模式D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答案A317世。</p><p>18、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1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次年欧洲煤钢联营条约签订,西欧各国实现煤钢“联营”,并逐步消除贸易壁垒。这表明()A西欧形成了统一自由市场B西欧各国竞争消除C法德和解是欧洲联合关键D美苏争霸受到冲击答案C2世界上最成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非欧盟莫属,她起步于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发展于欧洲经济共同体,再到欧洲联盟。从发端来看,以下哪一因素起了关键作用()A美国力促西欧联盟 B法德政治家远见卓识C苏联咄咄逼人威胁 D英法德三驾马。</p><p>19、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1全球通史在谈到英国工业革命时认为:“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不包括()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B工厂的出现C圈地运动的开展D海外市场的扩大B2英国工业革命中,最早出现生产技术革命性变化的行业是() A棉纺织业B采煤业C冶金行业D机器制造业A3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说:“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关于“它”,说法正确的是()A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B使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C标志着英。</p>
【2018年秋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同步练习第8课】相关DOC文档
2018年秋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同步练习: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2018年秋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同步练习:第18课罗斯福新政
2018年秋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同步练习: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2018年秋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同步练习: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2018年秋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同步练习: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2018年秋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二课时同步练习:第8课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2018年秋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同步练习: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2018年秋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同步练习: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2018年秋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同步练习: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2018年秋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同步练习: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2018年秋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二课时同步练习: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2018年秋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同步练习: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2018年秋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同步练习: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018年秋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二课时同步练习: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