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5单元
第五单元练习题1选择题1工业上煅烧硫铁矿用来生产硫酸用X表示硫铁矿中的主要成分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X11O22Fe2O38SO2则X为AFeS2BFe2S3CFeSO4DFeS23克碳与克氧气完全...九年级化学第四、五、六单元复习测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5单元Tag内容描述:<p>1、第五单元练习题 1 选择题 1 工业上煅烧硫铁矿用来生产硫酸 用X表示硫铁矿中的主要成分 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X 11O2 2Fe2O3 8SO2 则X为 A FeS2 B Fe2S3 C FeSO4 D FeS 2 3克碳与 克氧气完全反应后 生成CO2的质量是 A 8克 B 11克 克 克 3 某物质充分燃烧 消耗了64gO2 同时生成44 g CO2和36 g H2O 则该物质 A 只含。</p><p>2、九年级化学第四、五、六单元复习测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Cl:35.5 K:39 Ca:40 Cu:64 一、选择题(每空1分,共25分) 1、在H2 H2O H2O2 H2SO4 四种物质中都含有A 氢分子 B 氢原子 C 氢元素 D 氢气 2、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B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C 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 D 分子、原子都能保持所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 3、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该 元素组成的单质的是 A O2 B Cu C N D H 4。</p><p>3、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题2 燃料和能量 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环境 拓展性课题 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复习,燃料,灭火,燃烧,伴随能量变化,环境问题,构建知识体系,现象影响因素,可燃物性质 与氧气接触面积 与氧气浓度,可燃物, 温度 氧气,清除可燃物 或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或 隔绝氧气,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灭火器。</p><p>4、碳和碳的化合物 教案及反思 系统复习 授课人 初三化学 刘建业 授课班级 初三14班 普通班 授课时间 2013年3月38日第五节 第六单元 系统复习 第一课时 授课类型 复习课 授课班级 初三14班 普通班 授课教师 刘建业 授。</p><p>5、单元复习课 【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 (3)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练习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掌握化学计算的解题格式,锻炼化学计算题的解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乐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p><p>6、九年级化学同步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C-12 Cl-35.5 Ca-40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 1、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煤气燃烧 B 面粉发酵 C 瓷碗破碎 D 食物腐烂 2,生活中接触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啤酒 B 加碘食盐 C 氧气 D 矿泉水 3、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A CaO B MgCl C NaCl D Zn 4、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 H B H C H2 D 2H 5、欧盟国家从2019年起禁止用水银温度计,因为在使用过程中易破碎,泄露水银而危害人体健康,水银属于A 单质 B 化合物 C 氧。</p><p>7、利川柏杨初中九年级化学单元测试题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时限 60分钟 总分 100分 命题人 单绪解 班级 考号 姓名 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C 12 P 31 K 39 Mn 55 Fe 56 Cl 35 5 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p><p>8、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练习一、单选题1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一是取决于氧气的浓度,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二是取决于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下列现象 能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取决于氧气浓度的是( )A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 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平静地燃烧,点燃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C 在空气中木柴易点燃,煤不易点燃D 镁在空气中、二氧化碳中都能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2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二氧化碳排放强度。</p><p>9、第12单元 化学与生活 单元练习一、单选题 1.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下列材料分类中正确的是()A 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B 有机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 塑料属于复合材料 D 陶瓷属于合成材料2.化学物质正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为保障食品安全,应杜绝使用食品添加剂B 臭氧层可以保护地球生物免受过量紫外线伤害,但近地面过量的臭氧则对人体有害C 石油分馏出的成分可以可以用来制造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等D 为了可持续发展,我们不仅要善用金属材料和制品,更要有计划地开采金属资源3.制作下列物。</p><p>10、课题1 金刚石 石墨和C60 第1课时 碳的单质 学习目标 1 了解金刚石 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知道C60分子的结构特点 2 知道活性炭和木炭的吸附性 学习重点 金刚石 石墨 C60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学习难点 物质的结构。</p><p>11、碳,的几种单质,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可以,例如:氧元素可以组成氧气和 臭氧两种不同的单质,磷元素可以组成红磷和白磷两种不同的单质。,想一想,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吗,【温故知新】,?,什么叫单质?,这是什么元素?,c,想一想:你知道有哪些物质中 含有碳元素吗?,猜一猜: 碳元素能组成不同的单质吗?,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金刚石,石 墨,c60,一、碳的单质,1、金刚石, 纯净的金。</p><p>12、单元复习课【复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2)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3)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的计算。2过程与方法:练习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掌握化学计算的解题格式,锻炼化学计算题的解题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乐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复习重难点】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导语:本单元我们围绕“化学方程式”学习了哪些知识?现在我。</p><p>13、九年级化学(自然界的水、分子、原子)同步练习题 一、填空题1、水是由 元素和 元素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可以分解生成 和 。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正极与负极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质量比为 。2、水电解实验中,对得到的气体检验时,盛氧气的试管口向上,盛氢气的试管口向下,其原因是 ,检验氢气纯度时,如果发出 声,表明氢气不纯,响声很小时表明氢气较纯,化学方程式为 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点燃时易发生 ,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 。3、将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入相应位置 空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硫干冰。</p><p>14、课题1 燃烧和灭火1下列物质能发生燃烧的是A棉花 B黄金 C食盐 D大理石2下列图示标志表示“禁止烟火”的是A B C D3有关燃烧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一定需要氧气 B燃烧一定放热C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 D燃烧一定要点燃4点燃下列各组混合气体,一定不会发生爆炸的是A二氧化碳和氧气 B一氧化碳和空气C液化石油气和空气 D天然气和氧气5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烟头引起,故防火要从细节做起。烟头在火灾发生中的“罪状”是A使可燃物达到燃烧的温度B提供可燃物C提供氧气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6每年的4月15日是我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高。</p><p>15、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系统掌握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2、系统掌握粒子符号的书写规律;3、能根据化合价书写已知物质的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计算某一元素的化合价;4、简单了解物质的分类。复习要点:1、举例说明: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哪几种(如何确定);2、构成物质的几种基本粒子如何用化学符号表示;3、化学符号或符号中一些数字的意义(读书);4、记住常见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掌握应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的方法;5、掌握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判断粒子的种类;6、物质的分类。反馈练习: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p><p>16、5我看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诗歌所描绘的物象 感受作者抒发的情感 2 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 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说 春 沾衣欲湿杏。</p><p>17、5我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能读准字音,读出停顿。2独立阅读诗歌,涵咏品味,把握诗歌意蕴,体会诗作的艺术魅力。3初步学习创作诗歌,表达自己的感情。【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背诵和比较阅读,激发学生阅读新诗的兴趣。2合作探究,自主阅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2引导学生体验新诗的思想内容,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在学生背诵的基础上加深对诗歌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2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本诗的思想内涵。。</p><p>18、单元复习课 【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巩固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规范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基本操作的练习,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通过教师提示、学生总结、学生互教互学等方法,规范操作方法,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学实验操作的学习过程,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复习重点】 物质的变化。</p>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5单元】相关PPT文档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5单元】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