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与滑坡
地震—水土流失—泥石流。地震和暴雨会诱发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滑坡、泥石流灾害。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B. 地震、泥石流、滑坡。2. 对我国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 )。C. 滑坡 D. 泥石流。我国特大型、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B. 该滑坡的发生具有突发性。2.3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泥石流与滑坡Tag内容描述:<p>1、地质灾害多发区【考点精讲】1. 地质灾害多发区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2. 地质灾害的关联性(1)地质灾害不是单一发生的,前灾往往是后灾的诱发因素。小江流域的灾害链通常表现为“地震水土流失泥石流”的模式。(2)地质灾害的链发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地震和暴雨会诱发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我国西南地区水源充足、降水丰沛,多暴雨;西南多山地,地形复杂、构造活跃,地表不稳;暴雨使岩体疏松,在重力作用下下滑,极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滑坡、泥石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它们发生的时间规律与西南地区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p><p>2、滑坡、泥石流灾害【考点精讲】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山地面积广、山高谷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上层岩性相对松软、受重力和水力作用以及山地开发程度不断加大等时间分布特点泥石流与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原因:爆发时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的激发)滑坡表现出常发性,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一般在雨季或春季冰雪融化时多发,尤其是大雨、暴雨、久雨中更多空间分布特点主要发生在山区。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滑坡发育密度极大;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特别是。</p><p>3、滑坡、泥石流灾害(答题时间:15分钟)1. 我国最主要的地质灾害种类有()A. 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B. 地震、泥石流、滑坡C. 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D. 地震、火山、海水入侵2. 对我国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A. 地震 B. 火山喷发C. 滑坡 D. 泥石流读“我国特大型、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据此完成35题。3. 我国六大地区中,出现特大型、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A. 西北地区 B. 西南地区C. 中南地区 D. 华东地区4. 针对这种自然灾害的措施有()A. 植树造林 B. 开垦梯田C. 增加城市建。</p><p>4、地质灾害多发区(答题时间:15分钟)1. 受强降雨影响,2011年6月12日10时福建永定县坎市镇发生山体滑坡,导致7人被困遇难。关于滑坡的正确叙述是()A. 该滑坡是由山洪水流激发的,是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B. 该滑坡的发生具有突发性,没有任何的先兆C. 该滑坡是持续降雨导致岩体顺斜坡滑动,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的D. 该滑坡的形成完全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2. 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的是()3. 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某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其中易发生滑坡的是( )A. B. C. D. 当地时间(东经100度)2004年12月2。</p><p>5、2.3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岩石圈,内力作用,超过岩石承受限度,破裂,内能释放,地震波,地面振动(地震),有关地震的基础知识,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量度指标。它与地震时释放能量多少有关,释放能量越多震级就越高。,烈度:地震活动对地面和建筑物等的破坏程度。,影响烈度的因素:震级、震中距、震源 、 建筑物的牢固程度、地质条件等。,地震危害:人员伤亡、建筑物倒塌、 火灾、水灾及崩塌、海啸、滑坡等。,地震带:地震在分布上往往表现为条带状, 这被称为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 -喜马拉雅地。</p><p>6、2.3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一、我国的地震灾害,多地震的国家 我国20世纪初到80年代中期的地震记录:,5级以上的地震约1200多次,平均每年14次 7级以上的地震80多次,平均每年1次 8级以上的地震9次,平均每10年1次,岩石圈,内力作用,超过岩石承受限度,破裂,内能释放,地震波,地面振动(地震),有关地震的概念,20042005年中国部分破坏性地震,2005年04月08日 西藏仲巴县6.5级地震 2005年04月06日 新疆乌什县5.1级地震 2005年03月06日 台湾宜兰沿岸东海中5.6级地震 2005年02月15日 新疆乌什6.2级地震 2005年02月01日 台湾宜兰6.3级地震 200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