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配管配线工程

配管配线工程安装。电气配管配线安装工程。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物配管及穿线安装工程。本标准适用于车间及其附房照明灯具及其配管配线安装工程。(一) 配管工程量计算。(2)配管工程量计算规则。电气配管工程量以敷设方式(明敷、暗敷)、位置及管材材质、规格。配管配线工程量计算。1配管工程量计算。

配管配线工程Tag内容描述:<p>1、电气配管及管内穿线施工工艺电气, 穿线, 管内, 配管, 工艺(1)施工流程a.暗管敷设的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预制加工管煨弯测定盒箱位置固定盒、箱管路连接变形缝处理接地处理b.明管敷设的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预制加工管煨弯、支架、吊架确定盒、箱及固定点位置支架、吊架固定盒箱固定管线敷设与连接变形缝处理接地处理c.塑料电气暗管敷设的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预制加工管弯制测定盒箱位置固定盒、箱管路连接变形缝处理d.塑料电气明管敷设的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确定盒、箱及固定点位置支架、吊架制作安装管线敷设与连接盒箱固定变形缝处。</p><p>2、配管配线工程安装把绝缘导线穿入管内敷设,称为配管配线。这种配线方式比较安全可靠,可避免腐蚀气体的侵蚀和遭受机械损伤,更换电线方便。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使用最为广泛。配管配线常使用的管子有水煤气钢管(又称焊接钢管,分镀锌和不镀锌两种,其管径以内径计算)、电线管(管壁较薄、管径以外径计算)、硬塑料管、半硬塑料管、塑料波纹管、软塑料管和软金属管(俗称蛇皮管)等。配管配线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要包括管子选择、管子加工、管子敷设和穿线等几道工序。(一)配管的一般要求(1)敷设于多尘和潮湿场所的电线。</p><p>3、星河集团编 号XH-ZLBZ-D002文件名称电气配管配线安装工程工艺及质量标准版 本A修改状态0生效日期2011/12/22页 码10 / 101.0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物配管及穿线安装工程。2.0 编制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程CECS120:20073.0 施工准备3.1材料要求3.1.1硬质PVC塑料管采用重型管(管壁厚度见下表)并经检测合格,壁厚偏差不超过 -5% ,管里外应光滑,无凸棱、凹陷、针孔、气泡,PVC管的各种配件必须是同一厂家配套产品。公称。</p><p>4、灯具安装及其配管配线标准(试行版)一适应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车间及其附房照明灯具及其配管配线安装工程二施工前准备:21材料准备:211车间照明灯具主要有车间屋顶金卤灯、无极灯、节能灯、局部照明格栅灯(或节能灯);车间附房照明灯具主要包括吸顶灯、壁灯、单管(多管)荧光(格栅)灯、防爆灯;消防用安全出口、疏散指示灯。屋顶照明及其附房配管主要有焊接钢管、JPG薄壁钢管、镀锌钢管等。照明灯具配线主要有BV塑料线、VV电力缆线、YJV电力电缆线、三芯圆护套线等。212灯具安装前首先检查灯具规格型号等设计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p><p>5、六、动力照明配管、配线工程(一) 配管工程量计算1、配管工程量计算规则:(1)配管方式、部位 沿梁:B、L;沿顶棚:CE、P;沿柱:C、Z;沿地板(面):F、D沿构架:R沿吊顶:SC沿墙:W、Q(2)配管工程量计算规则:电气配管工程量以敷设方式(明敷、暗敷)、位置及管材材质、规格,分别以“延长米”计算,不扣除管路中间的接线箱(盒)、灯头盒、开关盒、插座盒所占长度。水平方向配管:按照平面图计算。明敷按墙的净空尺寸;暗敷按建筑轴线尺寸或者设备定位尺寸及算;当斜向配管:埋地或者现浇板可以走斜线;明装、预制板则必须沿轴线。</p><p>6、配管配线工程量计算,主要内容,1配管工程量计算 2配管接线箱、盒安装工程量计算 3配管内穿线工程量计算 4配线工程量计算,1配管工程量计算,配管(或称套管)工程以所配线管材质和敷设方式以及按管规格划分定额,如下表所示。,(1)配管工程量计算 1)计算规则及其要领: 各种配管工程量以管材质、规格和敷设方式不同,按“延长米”计量,不扣除接线盒(箱)、灯头盒、开关盒所占长度。 2)计算方法: 水平方向敷。</p>
【配管配线工程】相关PPT文档
配管配线工程量计算
【配管配线工程】相关DOC文档
电气配管及管内配线施工工艺文档.docx
配管配线工程安装.docx
电气配管配线安装工程工艺及质量标准.doc
灯具安装及其配管配线安装标准(工程部).docx
六、动力照明配管、配线工程.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