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编号:4627077]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学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轻实践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各行各业的人们都以新的形象展现在新的时代。要以新的形象去面对新的时代。研究性学习。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Tag内容描述:<p>1、学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个性化素质教育,是符合当前基础教育改革重点,也是跨世纪教育变革的根本任务之一。近三年来,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长足进展,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诸如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提高等弊端依然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这一切不仅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负担加重,探索精神萎缩,而且极大地妨碍了学。</p><p>2、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社会在向前发展,时代也在不断进步,各行各业的人们都以新的形象展现在新的时代。作为中学生同样也要与时俱进,要以新的形象去面对新的时代,以新的特点去适应新的时代,这对每个中学生是十分重要的。我认为中学生应具备这样的新形象:敢于创新,重于实践,还要学会为人民服务。创新对一个国家来说显得极其重要。创新惯穿于人类发展的任何时期、任何角落,它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社会发展的枢纽、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加速了社会的进步,丰富了社会的财富。在新时代中,各行各业都在飞速发展,如。</p><p>3、研究性学习“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 教育部文件 教基2001年6号)。研究性学习提出已经五年,开展的情况究竟怎样呢?笔者就此对我校进行了一次调查,报告如下:一、调查情况概述:1提出调查的依据2000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新的课程计划中首次出现了必修“研究性学习”的课时及说明;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23条进一步明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