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断裂
在特定外界条件下工作的构件。外界条件可以是应力。
疲劳断裂Tag内容描述:<p>1、第十二章 疲劳与断裂,在特定外界条件下工作的构件,虽然所受应力低于材料屈服强度,但服役一定时间后,也可能发生突然脆断。这种与时间有关的低应力脆断称为延滞断裂。 外界条件可以是应力,如交变应力;也可以是环境介质,如腐蚀介质、氢气氛或热作用等。 由交变应力引起的延滞断裂,就是疲劳断裂; 而在静载荷与环境联合作用下引起的延滞断裂,叫做静载延迟断裂,或称静疲劳; 疲劳与断裂是材料、构件和机械最常见的失效方式,约占构件全部失效的5090。,12.1 疲劳 12.2 低温断裂与疲劳 12.3 高温蠕变与疲劳 12.4 环境断裂氢脆,12.1 疲 。</p><p>2、1,疲劳断裂讲义,第一节 交变应力与疲劳破坏现象 第二节 疲劳破坏机制 第三节 疲劳破坏的宏观与微观特征 第四节 疲劳断裂力学 第五节 影响材料疲劳极限或疲劳强度的因素 第六节 改善材料疲劳极限或疲劳强度的方法,2,第一节 交变应力与疲劳破坏现象,结构材料与机械零件失效案例中,疲劳破坏占50%,其破坏有别于静载破坏,破坏时外观没有明显的征兆,大多是在无预警且不可预期的情况下发生,损伤严重。 事先预。</p><p>3、1,第四章 应变疲劳,4.1 单调应力-应变响应,4.2 滞后环和循环应力-应变响应,4.3 材料的记忆特性与变幅循环 响应计算,4.4 应变疲劳性能,4.5 缺口应变分析,2,应变疲劳或低周应变疲劳: 载荷水平高 (ys),寿命短 (N104)。,研究应变-寿命关系,3,尽管大部分工程结构和构件设计的名义载荷是保持弹性的,应力集中也会在缺口附近引起塑性应变。,应变-寿命法假定在应变控制下试验。</p><p>4、4疲劳与疲劳断裂 2 疲劳断裂是金属构件断裂的主要形式之一 在金属构件疲劳断裂失效分析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了疲劳学科 自从W hler的经典疲劳著作发表以来 人们充分地研究了不同材料在各种不同载荷和环境条件下试验时的疲劳性能 尽管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已经注意到疲劳问题 而且已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数据 目前仍然有许多设备和机器发生疲劳断裂 疲劳设计现在已从无限寿命设计发展到有限寿命设计 零件 构件和。</p><p>5、第三部分 疲劳断裂疲劳断裂是金属结构失效的一种主要型式,典型焊接结构疲劳破坏事例表明疲劳断裂几率高,具有广泛研究意义。疲劳破坏发生在承受交变或波动应变的构件中,一般说来,其最大应力低于材料抗拉强度,甚至低于材料的屈服点,因此断裂往往是无明显塑性变形的低应力断裂。疲劳断裂过程的研究表明,疲劳寿命不是决定于裂纹产生,而是决定于裂纹增大和扩展。因此,本章将在介绍疲劳断裂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概念基础上,利用断裂力学原理着重分析疲劳裂纹的扩展机理、规律、影响因素及疲劳寿命估算。3-1疲劳的基本概念在交变载荷作用下。</p><p>6、5 疲 劳 断 裂失效分析,2,疲劳断裂是金属构件断裂的主要形式之一,在金属构件疲劳断裂失效分析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了疲劳学科。自从Whler的经典疲劳著作发表以来,人们充分地研究了不同材料在各种不同载荷和环境条件下试验时的疲劳性能。尽管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已经注意到疲劳问题,而且已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数据,目前仍然有许多设备和机器发生疲劳断裂。,疲劳设计现在已从无限寿命设计发展到有限寿命设计。。</p><p>7、1,疲劳断裂讲义,第一节 交变应力与疲劳破坏现象 第二节 疲劳破坏机制 第三节 疲劳破坏的宏观与微观特征 第四节 疲劳断裂力学 第五节 影响材料疲劳极限或疲劳强度的因素 第六节 改善材料疲劳极限或疲劳强度的方法,2,第一节 交变应力与疲劳破坏现象,结构材料与机械零件失效案例中,疲劳破坏占50%,其破坏有别于静载破坏,破坏时外观没有明显的征兆,大多是在无预警且不可预期的情况下发生,损伤严重。 事先预。</p><p>8、疲劳断裂讲义,第一节交变应力与疲劳破坏现象第二节疲劳破坏机制第三节疲劳破坏的宏观与微观特征第四节疲劳断裂力学第五节影响材料疲劳极限或疲劳强度的因素第六节改善材料疲劳极限或疲劳强度的方法,1,PPT学习交流,第一节交变应力与疲劳破坏现象,结构材料与机械零件失效案例中,疲劳破坏占50%,其破坏有别于静载破坏,破坏时外观没有明显的征兆,大多是在无预警且不可预期的情况下发生,损伤严重。事先预防是关键。</p><p>9、1,疲劳断裂讲义,第一节交变应力与疲劳破坏现象第二节疲劳破坏机制第三节疲劳破坏的宏观与微观特征第四节疲劳断裂力学第五节影响材料疲劳极限或疲劳强度的因素第六节改善材料疲劳极限或疲劳强度的方法,2,第一节交变应力与疲劳破坏现象,结构材料与机械零件失效案例中,疲劳破坏占50%,其破坏有别于静载破坏,破坏时外观没有明显的征兆,大多是在无预警且不可预期的情况下发生,损伤严重。事先预防是关键!,1998年。</p><p>10、1,第四章应变疲劳,4.1单调应力-应变响应,4.2滞后环和循环应力-应变响应,4.3材料的记忆特性与变幅循环响应计算,4.4应变疲劳性能,4.5缺口应变分析,2,4.4应变疲劳性能,1.应变-寿命曲线,弹、塑性应变幅为:eea=sa/E,epa=ea-eea,实验曲线,分别讨论lgeea-lg(2Nf),lgepa-lg(2Nf)关系,有:,3,f-疲劳强度系数,应力量纲;b-疲劳强度指数。</p><p>11、1,第四章应变疲劳,4.1单调应力-应变响应,4.2滞后环和循环应力-应变响应,4.3材料的记忆特性与变幅循环响应计算,4.4应变疲劳性能,4.5缺口应变分析,2,应变疲劳或低周应变疲劳:载荷水平高(ys),寿命短(N104)。,研究应变-寿命关系,3,尽管大部分工程结构和构件设计的名义载荷是保持弹性的,应力集中也会在缺口附近引起塑性应变。,应变-寿命法假定在应变控制下试验的光滑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