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常数的测定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实验七十七 化学平衡常数及分配系数的测定 1、在实验中。5、在实验中。3.3 平衡常数的计算与测定。→I-+I2平衡常数的测定。一、 实验目的。1. 测定I3-&#160。→I-+I2 的平衡常数。实验目的。1、测定甲基红的酸离解平衡常数。氨基甲酸铵分解 平衡常数的测定。
平衡常数的测定Tag内容描述:<p>1、吉首大学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Experimental Chemistry Center of Jishou University 实验七十七 化学平衡常数及分配系数 的测定 主讲教师:刘文萍 单位: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实验七十七 化学平衡常数及分配系数的测定 1、在实验中,所用的碘量瓶和锥形瓶哪些需要干燥?哪些不 需要干燥?为什么? 2、在实验中,配制1、2号溶液的目的何在? 5、在实验中,滴定CCl4层样品时,为什么要先加KI水溶液? 4、在实验中,需要直接测得哪些实验数据?如何测得? 3、在实验中,为什么应严格控制恒温?如何控制? 6、在实验中,如何求得反应达平衡时I2。</p><p>2、73.3 平衡常数的计算与测定3.3.1 热力学平衡常数计算的依据平衡常数的定义3.3.2 利用基础热力学数据计算平衡常数3.3.3 状态函数法计算平衡常数3.3.4 利用物种平衡浓度或压强计算平衡常数经验平衡常数 依据:标准平衡常数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标准态化学势密切相关,没有量纲,平衡常数的其它表现式,统称为“经验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有的具有一定的量纲,对于指定反应,其标准平衡常数与各种形式的平衡常数还存在确定的换算关系。3.3.4.1 气相反应平衡常数的各种表示方法(1) 若为理想气体反应:则:为各物质的计量系数,对于产物。</p><p>3、I3I+I2平衡常数的测定一、 实验目的1. 测定I3I+I2 的平衡常数。2. 加强对化学平衡、平衡常数的理解并巩固平衡移动的原理。3. 练习滴定操作。二、 实验原理碘溶于碘化钾溶液中并建立下列平衡I3I+I2 (1)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其平衡常数为:K= c(I-)* c(I2)/ c(I3-) (2)c(I-)、c(I2)、c(I3-)为平衡浓度。为了测定平衡时的c(I-)、c(I2)、c(I3-),可用过量固体碘与已知浓度的碘化钾溶液一起震荡,达到平衡后,取上层清液,用标准的硫代硫酸钠溶液进行标定,I2+2S2O32-=2I-+S4O62-由于溶液中存在I3I+I2的平衡,所以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标定,最终测到的。</p><p>4、甲基红的酸离解平衡常数的测定,实验目的,1、测定甲基红的酸离解平衡常数。 2、掌握TU-1810DASP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有键盘和显示器,可与PC联机操作,可变狭缝,双光束)有关部分及PB-10 pH计的使用方法。,预习要求,1、了解分光光度法测定弱电解质解离常数的实验方法。 2、掌握分光光度计和pH计的使用方法。,基本原理,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溶液对于单色光的吸收,遵守下列关系式: 式中A为吸光度; 为透射比; 为摩尔吸收系数,它是溶液的特性常数;l为被测溶液的厚度;c为溶液浓度。 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将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分别地通过某一。</p><p>5、甲基红的酸离解平衡常数的测定,目的:1、测定甲基红的酸离解平衡常数。 2、掌握TU-1810DASP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PB-10 pH计的使用方法。,二、基本原理,甲基红(对-二甲氨基-邻-羧基偶氮苯)的分子式为: 是一种弱酸型的染料指示剂。具有酸(HMR)和碱(MR-)两 种形式,它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在碱性溶液中呈黄色,酸 性溶液中呈红色。在酸性溶液中它以两种离子形式存在:,二、基本原理,二、基本原理,简单地写成: 其离解平衡常数:,二、基本原理,由于HMR和MR-两者在可见光谱范围内具有强的吸收峰,溶液离 子强度的变化对它的酸离解平衡常。</p><p>6、氨基甲酸铵分解 平衡常数的测定,2,本实验是化学平衡研究中的一个经典实验。通常化学平衡实验的基本原则是:在一定条件下,当系统达到化学平衡时,存在一个平衡常数。因而,只要在系统达到化学平衡后,对平衡系统的温度、压力、组成进行测量,则由测量结果可计算反应的表观平衡常数。根据热力学原理可以导出平衡系统的 , , 等与标准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即,实验目的,测定氨基甲酸铵的分解压力,并求得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和有关热力学函数。 掌握空气恒温箱的结构原理及其使用。,实验原理,设反应中气体为理想气体,则其标准平衡常数,为100k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