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七大手法之
第五章 特性要因图 69。所谓特性要因图就是当一个问题的特性(结果)受到一些要因(原因)的影响时。简言之就是将造成某项结果(特性)的诸多原因(要因)。第九章 散布图 145。第九章 散布图(Scatter Diagram)。⒈能大概掌握原因与结果之间是否有关联及关联的程度如何。对于过程参数或产品特性的掌握。
品管七大手法之Tag内容描述:<p>1、第五章 特性要因图 69第五章 特性要因分析图(Characteristic Diagram)一 前言所谓特性要因图就是当一个问题的特性(结果)受到一些要因(原因)的影响时,我们将这些要因加以整理,成为有相互关系且有系统的图形。简言之就是将造成某项结果(特性)的诸多原因(要因),以有系统的方式(图表)来表达结果与原因之间的关系。某项结果的形成,必定有其原因;设法使用图解法找出这些原因来这概念是由日本品管大师石川馨博士首先提出的。特性要因图又因为是石川馨博士于1952年所发明,所以又称石川图。其主要目的是阐明因果关系,也称因果图;又因为它的形状与。</p><p>2、第九章 散布图 145第九章 散布图(Scatter Diagram)一、前言散布图有以下的作用:能大概掌握原因与结果之间是否有关联及关联的程度如何。图2-1。能检查离岛现象是否存在。图2-2。原因与结果关联性高时,二者可互为替代变数。对于过程参数或产品特性的掌握,可从原因或结果中选择一较经济性的变数予以监测。并且可通过观察一变数的变化来知道另一变数的变化。YXYX图2-1 图2-2二、散布图的定义特性要因图(鱼骨图)大概可以了解工程上那些原因会影响产品的质量特性,散布图也是以这种因果关系的方式来表示其关连性。并将因果关系所对应变化的。</p><p>3、管制图(control chart)1924年美国的贝尔电话实验所的修华特博士(Dr. W.A. Shewart)首先提出管制图使用以后,管制图就一直成为科学管理上的一个重要的工具,尤其在品质管制里就成了一个不可缺乏的工具。在生产的过程中,变异是正常的现象,其来自机遇原因的变异虽无可避免,但非机遇原因大都是人为或人力可以控制的。我们知道在日常的生产里,产品虽在正常的情况下生产,但其产品仍会随机做一上一下的变化,有些人靠经验来判断及处理,但经验多半依靠直觉,当直觉不可靠时,会产生严重后果,何况经验是有相当长时间的试误累积而来的。。</p><p>4、第九章 散布图 145第九章 散布图(Scatter Diagram)一、前言散布图有以下的作用:能大概掌握原因与结果之间是否有关联及关联的程度如何。图2-1。能检查离岛现象是否存在。图2-2。原因与结果关联性高时,二者可互为替代变数。对于过程参数或产品特性的掌握,可从原因或结果中选择一较经济性的变数予以监测。并且可通过观察一变数的变化来知道另一变数的变化。YXYX图2-1 图2-2二、散布图的定义特性要因图(鱼骨图)大概可以了解工程上那些原因会影响产品的质量特性,散布图也是以这种因果关系的方式来表示其关连性。并将因果关系所对应变化的。</p><p>5、第七章 控制图 95第七章 控制图一 前言:为使现场的质量状况达成目标,均须加以管理。我们所说的 “管理”作业,一般均用侦测产品的质量特性来判断 “管理”作业是否正常。而质量特性会随着时间产生显著高低的变化;那么到底高到何种程度或低至何种状态才算我们所说的异常?故设定一合理的高低界限,作为我们分析现场制程状况是否在 “管理”状态,即为控制图的基本根源。控制图是于1924年由美国品管大师修哈特(W.A.Shewhart)博士所发明。而主要定义即是一种以实际产品质量特性与依过去经验所研判的过程能力的控制界限比较,而以时间顺序表示出来。</p><p>6、第六章 柏拉图 77 第六章 柏拉图 Pareto Diagram 一 前言 由生产现场所收集到的数据 有效的加以分析 运用 才能成为有价值的数据 而将此数据加以分类 整理并作成图表 充分的掌握问题点及重要原因 则是目前不可或缺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