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普通逻辑练习题参考答案[编号:25862205]
普通逻辑练习题参考答案
逻辑常项是【并非如果。变项是【p。二单项选择题1.普通逻辑分章练习(参考答案)第一章引论一填空题1.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变项】两部分组成的。
普通逻辑练习题参考答案Tag内容描述:<p>1、普通逻辑 练习题参考答案 F第一章 引 论 一 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 逻辑 一词的含义 1 答 指思维的规律 规则 2 答 指逻辑学 3 答 逻辑修养 指把握 运用逻辑知识的能力 或在逻辑学上的造诣 显然 这里的 逻辑 一词 指的是逻辑学 4 答 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5 答 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 一词用来形容思维清晰 论证严密 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这里 逻辑 一词指思维的规律 规则 6 答。</p><p>2、普通逻辑分章练习(参考答案)第一章 引论一 填空题1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 和【变项】两部分组成的。2在“并非如果p,那么q”中,逻辑常项是【并非如果,那么】,变项是【p,q】。二 单项选择题1“只有p,才q”与“如果p,则q”这两个命题形式,它们含有(C)。A. 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 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不同的逻辑项,不同的变项第二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一、填空题1已知pq为真,且p为真,则q的真值为 T ;pq的真值为 T 。2根据假言易位推理,从pq可以推出qp;从pq可以推出q。</p><p>3、普通逻辑分章练习(参考答案)第一章 引论一 填空题1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 和【变项】两部分组成的。2在“并非如果p,那么q”中,逻辑常项是【并非如果,那么】,变项是【p,q】。二 单项选择题1“只有p,才q”与“如果p,则q”这两个命题形式,它们含有(C)。A. 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 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不同的逻辑项,不同的变项第二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一、填空题1已知pq为真,且p为真,则q的真值为 T ;pq的真值为 T 。2根据假言易位推理,从pq可以推出qp;从pq可以推出q。</p><p>4、第一章 绪 论 一 单项选择题 1 C 2 A 3 D 4 A 5 C 6 A 7 B 8 D 9 A 10 D 11 B 12 D 13 C 14 C 15 B 16 C 17 B 18 C 19 B 20 D 二 双项选择题 1 A B 2 AC 3 CD 4 AB 5 CD 三 填空题 1 形式逻辑 辩证逻辑 2 基础性 工。</p><p>5、普通逻辑课后题参考答案F第二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一、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命题?为什么?1不表达命题,因为它只是提出疑问,没有对事物情况做出反映。 2表达命题,因为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对事物情况的反映,即“没有耕耘是不会有收获的。”3不表达命题,它只表达一种良好的祝愿,并未对事物情况做出反映。。</p><p>6、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部分、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思维的内容 b逻辑常项 c变项 d语言表达形式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 )。 a逻辑常项相同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变项相同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 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3、“中国人是不怕死的,奈。</p><p>7、逻辑填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1 语言在交流中的媒介作用越来越被形形色色的 广义上的虚拟数字图像形式所取代 这样的 清晰表明语言的局限 在这个意义上 随着 印刷术文明 的衰落 令人 的现代媒介 不使用语言 却能传达出更丰富的意义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特点 青眼相加 B 趋势 眼花缭乱 C 现象 眼前一亮 D 倾向 难以置信 2 相对中原地区 黄河上游人们的生活与风俗我并不熟悉 无法一。</p><p>8、1逻辑学导论(2)第一章习题解答1古希腊有一位智者叫普罗泰哥拉【答案】D【解析】题干中普罗泰哥拉的推理形式为PQRQPRQ选项和中的推理形式也都是如此,而选项中的推理形式则是PQPQQP选项中的推理形式是PQQP2只要呆在学术界【答案】C【解析】题干中,学院生活与日常生活的差别在于“只有沉浸在日常生活中,才能靠直觉把握生活的种种情感”。这是导出论题“小说家呆在学术界不能变伟大”的直接依据。而这则意味着对日常生活中情感的直觉把握乃是小说家成就其伟大的一个必要条件,没有前者一定没有后者。故选C。其余各选项均非原论证所依赖的。</p><p>9、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部分、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思维的内容 b逻辑常项 c变项 d语言表达形式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 )。 a逻辑常项相同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变项相同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 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3、“中国人是不怕死的,奈何以死惧之”中的“中国人”概念属于( )。a集合概念 b非集合概念 c普遍概念 d负概念、。4、如果( ),那么有的a是b,并且有的a不是b。aa与b全异 ba与b同一 ca与b交叉 da真包含于b5、“学生考试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和“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