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克和克教学设计
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克与千克认识 2、使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称量物品经常用到的秤称。
千克和克教学设计Tag内容描述:<p>1、千克和克1.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2.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3.知道1千克(kg)=1000克(g)。1.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在测量活动中,使学生初步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1.使学生感受到物品有轻重之分,要想知道物品具体有多重,需要用秤去称。2.生活中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千克和克。3.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4.知道质量单位“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5.知道1千克(kg)=1000克(。</p><p>2、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克与千克认识 2、使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称量物品经常用到的秤称。能正确估计出物品的重量。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1000克=1千克。。</p><p>3、千克和克 1 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 2 初步建立千克 克的质量观念 3 知道1千克 kg 1000克 g 1 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 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 初步建立千克 克的质量观念 知道1千克 1000克 2 在测量活动中。</p><p>4、苏教版千克和克教案 苏教版千克和克教案怎么设计 许多人并不是很清楚了解 以下是的相关范文 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 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 初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 知道称较轻的物品的重量 要用克作单位。</p><p>5、八 千克与克的认识 本课知识点在本单元教材知识体系中的空间位置 千克和克的认识 是北京市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四册 数与代数 中的内容 本单元共安排三课时 通过动手操作 使学生感受物品有轻重之分 认识质量单位 千克 和 克 帮助学生建立1千克和 克的质量观念 能运用秤和天平正确地称出物体的质量 会进行单位之间的聚化 掌握1千克 1000克 能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p><p>6、千克和克 1.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 2.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3.知道1千克(kg)=1000克(g)。 1.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测量活动中,使学生初步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1.使学生感受到物品有轻重之分,要想知道物品具体有多重,需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