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小脑角区肿瘤
桥小脑角区多为脑外肿瘤。以听神经瘤最常见。以及发生于小脑及脑干的脑内肿瘤突入桥小脑角区。听神经瘤是颅神经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 【摘要】 目的 探讨桥小脑角(CPA)区肿瘤的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100例CPA区肿瘤的MRI表现。结果 100例CPA区肿瘤其中听神经瘤48例。三叉神经瘤3例。
桥小脑角区肿瘤Tag内容描述:<p>1、概述,桥小脑角区多为脑外肿瘤,以听神经瘤最常见,其次为脑膜瘤,三叉神经瘤,另外可见胆脂瘤,蛛网膜囊肿,血管母细胞瘤,胶质瘤,动脉瘤,海绵状血管瘤,转移瘤,以及发生于小脑及脑干的脑内肿瘤突入桥小脑角区。,听神经瘤,听神经瘤是颅神经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属于良性肿瘤,占桥脑小脑区肿瘤的80,起源于第对脑神经,好发于神经鞘膜的许旺氏细胞,分为管内和管外型,开始多局限于内听道,以后沿神经向阻力较小的内听道及桥脑小脑角生长。 听神经瘤好发于中年人,高峰在3050岁,女性多于男性。,听神经瘤,CT平扫呈等密度或等、低混杂密。</p><p>2、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 CT和MRI表现,概述,桥小脑角区多为脑外肿瘤,以听神经瘤最常见,其次为脑膜瘤,三叉神经瘤,另外可见胆脂瘤,蛛网膜囊肿,血管母细胞瘤,胶质瘤,动脉瘤,海绵状血管瘤,转移瘤,以及发生于小脑及脑干的脑内肿瘤突入桥小脑角区。,听神经瘤,听神经瘤是颅神经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属于良性肿瘤,占桥脑小脑区肿瘤的80,起源于第对脑神经,好发于神经鞘膜的许旺氏细胞,分为管内和管外型,开始多局限于内听道,以后沿神经向阻力较小的内听道及桥脑小脑角生长。 听神经瘤好发于中年人,高峰在3050岁,女性多于男性。,听神。</p><p>3、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 CT和MRI表现,概述,桥小脑角区多为脑外肿瘤,以听神经瘤最常见,其次为脑膜瘤,三叉神经瘤,另外可见胆脂瘤,蛛网膜囊肿,血管母细胞瘤,胶质瘤,动脉瘤,海绵状血管瘤,转移瘤,以及发生于小脑及脑干的脑内肿瘤突入桥小脑角区。,听神经瘤,听神经瘤是颅神经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属于良性肿瘤,占桥脑小脑区肿瘤的80,起源于第对脑神经,好发于神经鞘膜的许旺氏细胞,分为管内和管外型,开始多局限于内听道,以后沿神经向阻力较小的内听道及桥脑小脑角生长。 听神经瘤好发于中年人,高峰在3050岁,女性多于男性。,听神。</p><p>4、2019/8/6,1,桥小脑角区肿瘤,听神经瘤,2019/8/6,2,桥小脑角三角区,这一区域实际上是一锥形立体三角,它在后颅 的前外侧。由前内侧的桥脑外缘、外后方的岩骨内缘及后下方的小脑半球外侧构成一个锥形窄小的空间,而锥交则正于岩骨尖。此区的重要性在于集中了听神经、面神经、三叉神经及岩静脉、小脑前上动脉等。此区若出现听神经瘤或脑膜瘤等,便会逐渐损害上列组织而产生桥小脑角区综合征。,2019/8/6,3,2019/8/6,4,2019/8/6,5,2019/8/6,6,听神经鞘瘤,概述 临床表现 疾病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生理 诊断要点 病程 检查 治疗方案 预后,2019/8/6,7。</p><p>5、2019/12/12,1,桥小脑角区肿瘤,听神经瘤,2019/12/12,2,桥小脑角三角区,这一区域实际上是一锥形立体三角,它在后颅的前外侧。由前内侧的桥脑外缘、外后方的岩骨内缘及后下方的小脑半球外侧构成一个锥形窄小的空间,而。</p><p>6、2020/8/4,1,桥小脑角区肿瘤,听神经瘤,2020/8/4,2,桥小脑角三角区,这一区域实际上是一锥形立体三角,它在后颅 的前外侧。由前内侧的桥脑外缘、外后方的岩骨内缘及后下方的小脑半球外侧构成一个锥形窄小的空间,而锥交则正于岩骨尖。此区的重要性在于集中了听神经、面神经、三叉神经及岩静脉、小脑前上动脉等。此区若出现听神经瘤或脑膜瘤等,便会逐渐损害上列组织而产生桥小脑角区综合征。,2020/8。</p><p>7、桥脑位于中脑与延髓中间,两侧借小脑中脚与小脑相连,此交界区称为桥小脑角区(CPA),桥小脑角区常见肿瘤,病例,女,49岁,因“头晕10年,左耳听力下降3年余,加重伴味觉减退,左侧咀嚼无力半年余”来诊,患者于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部闷胀感,不伴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等不适,未予特殊诊治。5年前患者逐渐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活动后加重,休息可缓解,无行走不稳、脚踩棉花感。无肢体疼痛麻木及感觉障碍。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