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
学习借助直观图解决重叠问题。帮妈妈整理衣服(分类)新授课。1.让学生通过活动。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结合活动进行教学。教学过程。妈妈的小帮手——分类。——分类。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分类的结果也不同。应从第一行中移几只到第二排。移大象。从第一排多出来的数中移一半给第二排。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Tag内容描述:<p>1、第三单元 走 进 花 果 山,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横行、竖行上的数相加,各得多少?,3,2,1,5,4,( ),( ),( ),( ),( ),( ),( ),( ),1,6,3,4,3,2,2,1,5,8,8,10,8,9,8,9,10,看谁算对又快,现在有几只小猴子学钓鱼?,5,3,1,5,3,1,-,+,=,+,-,=,现在有几只小猴子学钓鱼?,5,3,1,-,+,=,2,3,(只),现在有几只小猴子学钓鱼?,5,3,1,+,-,=,6,3,(只),现在有几只小猴子学钓鱼?,5,3,1,5,3,1,-,+,=,+,-,=,3(只),3(只),结论: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现在鱼缸里有几条鱼?,3 + 2 1,3 1 + 2,4,=,=,4,(条),(条),4+3-2=5(只),5,-2,+。</p><p>2、智慧广场第1课时教学内容:本信息窗呈现的主题图是一队飞翔的大雁。通过引导学生解决“这一行大雁一共有多少只”的问题,学习借助直观图解决重叠问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借助直观图,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经历独立思考.合作探索的过程,提高思维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运用几何直观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长学生的聪明才智,发展学生的智力。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简单的重叠问题的意义及解。</p><p>3、分类课题:帮妈妈整理衣服(分类)新授课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活动,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2.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难点:按指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正确分类。关键:创设情境,结合活动进行教学。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纸盒、各种衣服等教学过程:一、激情谈话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师问:怎样才能使这些不乱呢?(整理)这节课我们又来学习分类(板书课题)二、新课(一)看图:1.独自看图,思考,你看到了什么?2.指名说说看到了什么?激发。</p><p>4、妈妈的小帮手分类教学内容:青岛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24页,第一课时“帮妈妈整理衣服”分类。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生活体验分类的意义,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2、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不同的标准下,分类的结果也不同。3、在操作中提高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4、渗透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平时应多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教学重难点:感知不同的标准下,分类的结果也不同。教学过程:一、整理观察,体会生活的需要按标准分类。师:“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同学们回家帮妈妈整理衣服,并观察你们家里的衣服是怎样摆放的。。</p><p>5、要使两排的大象一样多,应从第一行中移几只到第二排?,哪一排的大象多?多几只?,移大象,从第一排多出来的数中移一半给第二排,也就是移2只,两行就一样多了。,相差 4 只 移 2 只,芳芳做了14朵花,阳阳做了8朵花,芳芳给阳阳几朵花,两人的花就一样多?,移多补少,从芳芳多出来的数中移一半给阳阳, 也就是移3朵,两人就一样多了。,相差 6 朵 移 3 朵,一(2)班第一小组有图书13本,第二小组有7本。第一小组借给第二小组几本,两组的图书一样多?,第一小组,第二小组,借3本,13-7=6(本),相差 6 本 移 3 本,第一行,第二行,第一行摆11个,第二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