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制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案
2.作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作三角形的()。1小数的意义 项目 内容 1.27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份。(2)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4三角形的内角和 项目 内容 1.思考。6求小数的近似数 项目 内容 1.下面方框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再计算7号运动员的平均得分。
青岛版五年制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案Tag内容描述:<p>1、3小数的性质 项目 内容 1.比较下面小数的大小。 0.60.600.6000.60000 2.比较0.4分米和0.40分米,哪一个长? (1) 发现0.4分米=()()分米=4厘米;0.40分米=()()分米=40毫米=4厘米,所以0.4=0.40。 (2) 第一个正方形被平均分成()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4份;第二个正方形被平均分成()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40份。两个阴影部分的()相同,所以0。</p><p>2、1小数加减法 项目 内容 1.0.6里面有()个0.1,0.2里面有()个0.1,所以0.6+0.2表示()个0.1加上()个0.1,结果是()。 2.计算0.77+0.03。 小数加小数,()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从最低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3.计算1.3-1.25。 小数点对齐,也就是()对齐。被减数小数数位少一位,在末尾用0补。计算时从()位开始减。如果得数的末尾有(。</p><p>3、2小数乘小数 项目 内容 1.用竖式计算。 5355=53.55=3.140.8=1.792.5= 阅读教材第86页。 2.列出解决“买肉花了多少钱”的算式,其实质是求( )。 3.计算25.60.9的方法。 (1)把小数乘小数转换成整数乘整数为()。 (2)从2569的积的右边起数出()位,点上小数点就得到25.60.9的积。 4.用竖式计算。 5.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小数乘小数先按照()来计算。</p><p>4、2复式统计表 项目 内容 1.思考:如果要统计班内男、女生做作业的时间,应如何设计统计表? 2.阅读教材第99页。 (1)通过观察,我认为做成复式分段统计表比较好。 (2)两个小队在()厘米的人数最多。140159厘米第1小队人数比第2小队多,119厘米及119厘米以下的第1小队人数比第2小队人数少,所以第()小队的成绩好些。 3.当需要统计的事物有两种就需要用复式统计表,这样可以更好地比较两组数。</p><p>5、3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项目 内容 1.加法的运算律有()、(),乘法的运算律有()、()和()。 2.计算下面的题目。 7.65+3.72+6.35+6.28 (1)从左往右依次运算。 7.65+3.72+6.35+6.28 =()+6.35+6.28 =()+6.28 =() (2)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 7.65+3.72+6.35+6.28,把7.65和()结合,把3.72和(。</p><p>6、观 察 物 体 项目 内容 1.观察粉笔盒,你能看到什么图形? 2.从不同方向看,各是什么形状? 从()面和()面看是;从()面看是。 3.如果车上有3个正方体箱子,且摆放形状如,从不同方向看,各是什么形状? 从()面看是,从()面看是;从()面看是。 4.观察是人们运用各种感觉器官或借助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事物进行考察和了解的一种过程和方法,它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各个领域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p><p>7、2小数大小比较 项目 内容 1.比一比56和64的大小。 2.思考:0.83和1.25哪个数更大呢? 3.灰松鼠的尾巴长1.98分米,岩松鼠的尾巴长1.45分米,哪个长? 1.98的整数部分是(),1.45的整数部分是(),相同,十分位上 ()(),所以,1.981.45,()的尾巴长。 4.雪兔的体重是2.45千克,海南兔的体重是1.6千克,哪个重? 2.45的整数部分是(),1.6的整数部分。</p><p>8、1小数乘整数 项目 内容 1.你能根据253=75直接说出下列各题的结果吗? 2530=25300=2503=25003= 解决这个问题用到了()规律。 2.阅读教材第82页。 (1)求8月份的水费是多少钱,就是求()。 (2)计算3.24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用加法计算。 3.2+3.2+3.2+3.2=()(元) 第二种方法:用竖式计算。 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的意义。</p><p>9、7“改写”和“省略” 项目 内容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974562638523742953617 40008072396224187496514 2.把1754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把287950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保留整数)。 (1)1754000有()个万和( )个一,用“万”作单位,整数部分应该是( ),在万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在。</p><p>10、3三角形的分类 项目 内容 1.三角形有()条边,()个角。 2.我们怎样给三角形分类呢? (1)观察三角形的角的大小发现,有的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这样的三角形叫作();有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这样的三角形叫作();有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这样的三角形叫作()。 (2)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形的边将三角形进行分类。有的三角形两条边相等,这样的三角形叫作()三角形;有的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这样的三。</p><p>11、1三角形的认识和三边关系 项目 内容 1.生活中哪些物体上面有三角形的结构? 2.为什么许多物体都设计成三角形的?三角形有什么特征? (1)我们通过拉一拉可以发现三角形无法拉动,说明三角形具有()。 (2)我们通过观察还可以发现三角形有()个顶点、()条边和()个角。 3.我发现了由三条 ()围成的封闭图形叫三角形。 4.三角形的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 5.填空。 (1)用木条做一个三角形的木。</p><p>12、2三角形的高 项目 内容 1.过A1点作已知直线L1的垂线,过A2点作已知直线L2的垂线。 2.作三角形的高。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和()之间的线段叫作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作三角形的()。作三角形的高一般用()线画,并要标出()符号。 3.作三角形的高相当于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4.我还知道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互相垂直,所以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是三角形的两条直角。</p><p>13、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项目 内容 1.你认识右边的图形吗? 2.下面哪组线是平行线? 3.认识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作()。 4.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1)用四根硬纸条订成一个长方形,捏住对角向两边拉就形成一个()形。 (2)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引一条垂线,这点和()之间的线段叫作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作平行四边形的()。 (3)在右图。</p><p>14、1小数的意义 项目 内容 1.27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份。 2. (1)通过观察,我知道了0.25表示(),由25个()组成,0.25也是由25个()组成;0.365就是(),表示365个(),0.365也是由365个( )组成。 (2)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作小数。 3.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记作()、()、() 4.整数的数位顺。</p><p>15、4三角形的内角和 项目 内容 1.思考: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个钝角,()个直角,()个锐角。 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1)拿出一张三角形纸板,把3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发现这3个角拼成了一个()角,所以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2)拿出一张三角形纸片,再按下面方法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 我们把1、2、3按上图折,发现这3个角组成了一个()角,所以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3.三角。</p><p>16、5名 数 改 写 项目 内容 1.填空。 8千克=()克 6500平方分米=()平方米 3米=()分米5元6角=()角 200厘米=()米21平方米=()平方分米 2.计算10.5千克-200克。 (1)我们可以把千克改写成克。1千克=1000克,10.51000,可以直接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10.5千克=()克,原式可以写成()。 (2)我们还可以把克改写成千克。1千克=1000克,20010。</p><p>17、3乘法分配律 项目 内容 1.思考:56102怎样计算才能更简便呢? 2.阅读教材第25页。 (1)要求芍药和牡丹一共多少棵,可以先求每行有多少棵花,列式是(),再求一共有多少棵,列式是()。 (2)也可以先分别求出芍药和牡丹的棵数,再求一共多少棵,列式是()。 3.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把它们分别乘这个数,然后再相加,这个规律叫作(),用字母表示为()。 4.我还有()不明白。 5.在里填上合。</p><p>18、6求小数的近似数 项目 内容 1.下面方框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 408736401万63687万 99429万59995万 766418762万2341320万 2.3.94保留一位小数,就是求它的近似数,它的百分位是(),小于(),应(),约等于()。3.94保留整数,看十分位,它的十分位是(),大于(),约等于()。 3.2.04厘米保留一位小数,看()位上的数,这个数小于5舍去,近似数是(。</p><p>19、1求 平 均 数 项目 内容 1. 一群小木偶,3个平均身高50厘米,4个平均身高57厘米,这群木偶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2.阅读教材第94页。 (1)我用计算器计算7号运动员得分(),再除以比赛场数即可。 (2)先计算7号运动员的得分总和,再计算7号运动员的平均得分,列式是()。 3.计算平均数就是用 ()除以(),即平均数=总数个数,个数=总数平均数,平均数个数=总数。 4.计算许多数的平均。</p><p>20、2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项目 内容 1.用竖式计算。 12.45+4.43=12.04+3.71=43.67-2.55= 2.阅读教材第74页。 (1)我们先要计算出蓓蓓满月时的体长,列式为();然后再计算出蓓蓓出生时的体长,列式为:(),列综合算式为( )。 (2)还可以先求出过百天时的体长比出生时增加的数量,列式为(),再求出生时的体长,列综合算式( )。 3.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