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
【实验器材】烧杯、水、淀粉、玻璃棒、碘酒、滴管。(一)检验淀粉实验。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下)实验操作方法指导。而且像铜、铁、铝、石头等固体也具有( )的性质。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19《水变热了》教学设计。针对不同的植物分析植物的各部分。实验1筷子。研究植物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Tag内容描述:<p>1、四年级上册一、P4第2课 我们的营养【实验名称】检验食物的营养成分【实验器材】烧杯、水、淀粉、玻璃棒、碘酒、滴管;馒头、米饭;白纸、瓜子;镊子、酒精灯、瘦肉。【实验步骤】(一)检验淀粉实验1、把少许淀粉放在烧杯内,加一点水,用玻璃棒搅拌成淀粉状糊。2、用滴管吸入碘酒,在淀粉糊中滴入23滴碘酒,淀粉糊变成了蓝色。说明:淀粉遇到碘酒变蓝色。根据这一特性,可用来检测食物里是否含有淀粉。3、把少量米饭放在硬纸板上,用滴管向米饭上滴23滴碘酒,观察到米饭变成蓝色。4、用滴管再向馒头上23滴碘酒,观察到馒头变成蓝色。结论。</p><p>2、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下)实验操作方法指导四年级上册(11个)实验名称:食物营养成分(2、我们的营养)实验器材:酒精灯、碘酒、馒头、滴管、瘦肉、花生、白纸、碟子实验目的:检验食物营养的成分实验步骤:1、把少量米饭放在碟子上,用滴管向米饭上滴2-3滴碘酒,观察发生的现象。2、把花生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观察白纸上留有的痕迹。3、将切成细条的瘦肉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注意闻一闻,有什么气味?实验现象及结论:1、加入碘酒后,米饭变成蓝色,说明大米中含有淀粉。2、在白纸上挤压花生后,会在纸上留下油迹,说明花生中含有。</p><p>3、新课标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单元试题全册单元检测题(一)一、填空。1温度计主要由( )、( )、( )三部分组成。2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的性质制成的。3不仅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而且像铜、铁、铝、石头等固体也具有( )的性质。4气体受热时体积会( ),受冷时体积会( )。5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 ),它的单位是( ),用( )表示。6水在4时( ),在4以上,有( )的性质,在4以下时,有( )的性质。二、判断。1水受冷变成冰时体积收缩了。( )2如果往烧红的生铁锅里突然倒冷水,锅很可能就会破裂。( )3瘪了的乒乓球(。</p><p>4、新课标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单元同步练习题全册1、温度计的秘密1、物体有冷有热,物体的( 冷热 )程度叫温度。2. 要精确测定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 温度计)。3、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的。4、 用摄氏温度计测定的温度叫做( 摄氏度)。5.液体温度计主要由(玻璃管 )、(玻璃泡 )、(刻度 )三部分构成。6、在一般情况下,水受热时体积会(膨胀 ),受冷时体积会(收缩 ),这说明水有(热胀冷缩 )的性质。7、零摄氏度写作( ),零下20摄氏度写作( )。8、标准大气压下,水结冰时的温度是( ),水烧开。</p><p>5、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19水变热了教学设计【教材】六年制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会做热对流的实验;能用图形表示自己的研究结果。2、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通过合作与交流能更好地完成认知;能利用掌握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3、知道热在液体和气体中都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了解热对流的应用。【本课探究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基础】酒精灯、三角架的使用。案例背景分析:水变热了是青岛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热的传递中的第二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认识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由于水和空气都是能流动的物体,进一步推。</p><p>6、3.饮食与健康课题:3.饮食与健康课型:科学讨论课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包括四部分:一是分析我们的饮食是否科学;二是了解我们的食物结构,学会合理搭配食物,并自己设计有益于我们健康的一日三餐:三是讨论饮食习惯与健康的关系。首先教材以组图的形式出现以肉食为主、以腌制食品为主、以油炸食品为主、以甜食为主等四种早餐配餐方式,意在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来探讨这四类配餐方式的价格改革缺点;通过以食物结构金字塔显示各类食物的相对比例,以资料卡的形式明确说明了食物摄取的比例,认识我们的食物结构和以正言语形式提示要根据。</p><p>7、8、植物的身体 课型:观察课1、 教材分析教科书的编排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对植物的研究,初步了解植物的身体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知道植物的世界史丰富多彩,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探究方法,针对不同的植物分析植物的各部分,学会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植物的方法。通过学习寻找到不同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得出它们的特点,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为今后的科学探究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植物体(限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的。2.针对不同。</p><p>8、筷子“折”了,海市蜃楼,在我们山东的蓬莱海面上,就多次出现过这样的幻景。 在古代,由于人们无法科学的解释这种现象的成因,便赋予种种神话传说,说是海里的蜃吐气而成,故称为“海市蜃楼”。,海市蜃楼,它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其实是一种光学现象。,实验1筷子“折”了 ?,13、筷子“ ”了,折,实验2 光点“偏”了,让激光小手电的光穿过玻璃砖 光路发生偏折。,任务一:我们一起探究,筷子“折”了 光线由_____进入______ 光点“偏”了 光线由_____进入______ 共同点: 都是通过______物体 光线发生了______,空气,水,空气,玻璃,透明,偏折,光。</p><p>9、植物的身体,四年级科学上册课件,画一画你观察过的植物,其实,我们在生活实践中解决科学问题的途径有很多,可以用实验、观察、请教别人、查书、看电视或报纸、上网等等诸多方法来研究。那么今天,我们这节课主要运用 的方法,研究植物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其他的研究方法课后同学们可以去试一试,并且同时验证一下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观察植物图片,观察以下几种我们身边常见的植物:,问题:你认为这些植物的身体 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同桌之间 相互讨论一下,并请认真填写好 我的观察记录,然后分小组汇报 观察结果。,桃树,丝。</p><p>10、11.金属,(青岛版五年制)四年级科学上册课件,铝锅,铝合金门,铝梯,铝箱子,铁大门,铁桌椅,铜接头,铜钱,铜锁,猜想与假设:铜丝,铁丝和铝丝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呢?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伽。</p><p>11、1、主页2、课题3、听歌曲看名山4、长白山5、丹霞山6、梵净山7、衡山8、华山9、黄山10、庐山11、泰山12、铁沙岩13、花岗岩14、砂岩15、石灰岩16、玄武岩17、大理岩18、蓝宝石19、祖母绿20、欧泊21、红宝石22、钻石23、橄榄石24、其它岩石25、放大镜26、测试岩石硬度的方法27、研究注意事项28、实验用表29、实验用表(答案)30、课堂练习一31、课堂练习二32、课堂练习三33。</p><p>12、2011 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年级 姓名 成绩 一 填空题 每空1分 共24分 1 光源是指 的物体 2 太阳光是由 7种颜色组成的 3 白色光可分解为 的光 被分解的光也可以合成 的光 4 地球上的五带是 5 苹果落地说明 6 物体重力的方向是 7 光是沿着 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8 虹是雨后空中的 把阳光分解成7种色光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 9 地球的半径大约是 千米 10 测量物。</p><p>13、1 主页2 课题3 听歌曲看名山4 长白山5 丹霞山6 梵净山7 衡山8 华山9 黄山10 庐山11 泰山12 铁沙岩13 花岗岩14 砂岩15 石灰岩16 玄武岩17 大理岩18 蓝宝石19 祖母绿20 欧泊21 红宝石22 钻石23 橄榄石24 其它岩石25 放大镜26 测试岩石硬度的方法27 研究注意事项28 实验用表29 实验用表 答案 30 课堂练习一31 课堂练习二32 课堂练习三3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