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请销假制度.x

  其假期规定如下。机关干部职工考勤请假制度。对局机关作息时间、请假销假、带薪休假、考勤奖惩措施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特重新修订全局干部职工考勤请假制度。机关考勤请假制度。如确因特殊情况需晚来或早走者。职工请事假。超过一天由分管领导批准。一天以内由分管领导批准。超过一天由总经理批准。一年以内请事假不得超过12天者。

请销假制度.xTag内容描述:<p>1、卫生院请假制度第一条 假期的种类、名称及时间一、探亲假。请假条件:工作满一年后从第二年起,已婚职工与配偶或未婚职工与父母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内团聚的,即不能利用公休假日在家居住一夜和休息半个白天的可享受探亲假。其假期规定如下:1、探望配偶,假期30天(不含路程)。2、未婚职工探父母,假期20天(不含路程)。3、已婚职工探父母,假期20天(不含路程)。上述假期只能享受一方(军队配偶除外),有下列情况者不再享受当年探亲假待遇:1)、职工当年结婚、离婚、丧偶的;2)、见实期间不能享受探亲待遇,期满转正为正式职工后,。</p><p>2、机关干部职工考勤请假制度为切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增强工作人员组织纪律观念,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强化考勤管理,对局机关作息时间、请假销假、带薪休假、考勤奖惩措施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特重新修订全局干部职工考勤请假制度。一、考勤的范围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二、考勤的内容及方法考勤内容包括上下班考勤、会议和重大活动考勤。1、上下班考勤考勤签到时间为上班8:30以前,下班5:00以后(时间如有变动按上级规定作相应调整)。未在规定时间签到视为迟到或早退,未签到又未事前履行请假或报告手续的视为旷工。具体工。</p><p>3、机关考勤请假制度为规范机关工作秩序,建立正常的工作运转机制,增强纪律观念,提高办事效率。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本局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一、考勤1、严格执行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如确因特殊情况需晚来或早走者,应事先向分管领导说明并征得同意。2、工作时间必须严格履行本岗位职责,不准在工作时间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项;严禁串岗,严禁在上班期间上网聊天、玩游戏。3、以科室为单位进行考勤,由科室负责人负责考勤工作,并于次月的第5个工作日前将考勤月报表送办公室审核汇总。考勤表应如实反映本科室工作人员的出勤情况,。</p><p>4、请销假制度一、事假:职工请事假,一天以内由各科室、部门负责人批准,超过一天由分管领导批准,超过三天由总经理批准,并报办公室备案。各科室、部门负责人请事假,一天以内由分管领导批准,超过一天由总经理批准,并报办公室备案。一年以内请事假不得超过12天者,违反此规定者,每超过一天扣发一天的工资,并扣除当月的奖金和出差费。二、病假:以医院证明为依据,由总经理批准,按允许天数休息。如需住院治疗的人员,须持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证明或卫生防疫部门出具的介绍信,由总经理批准。到专科、省立医院或跨省就医者,需经中心领导。</p><p>5、请销假管理制度为加强机关干部纪律性,增强集体观念,提高服务质量,根据有关人事政策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考勤制度。(一)病假管理制度1、因病必须治疗和休息三天以内的,本人写出书面假条,由主任批准,转办公室备案。超过三天以上的,必须持有医院诊断书或请假条,由所在单位领导转呈主管领导审批,转办公室备案。2、根据新政办199397号文规定:机关工作人员病假在三个月以内的,病假期间的工资照发。3、病假超过三个月的,从第四个月起,按下列标准发给病假期间工资:工作年限满十年的,工资照发;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发本人工资90%,。</p><p>6、镇干部职工请销假制度1、干部因病、因事请假,应履行请假手续。镇机关干部职工请假一天以上,三天以内由站所负责人、分管领导加注意见辅签后,到党委副书记处准假,缺少一方视为手续不全,不予认可。三天以上,七天以内由分管领导、副书记辅签后,党委书记、镇长批准。七天以上由党委书记、镇长加注意见,报县人事部门审批。2、镇及社区科级领导干部因事因病请假,三天以内由党委副书记辅签后,报党委书记批准;三天以上由党委书记加注意见后,报县委组织部审批。3、请假人经领导批假后,一律持标准格式的请假报告到党政办统一登记,假满。</p>
【请销假制度.x】相关DOC文档
卫生院请假制度.docx
机关干部职工考勤请假制度.docx
机关考勤请假制度.docx
请销假制度.docx
请销假管理制度.docx
镇干部职工请销假制度.docx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