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人教新
学习目标。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2.运用地图归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认识不同地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及表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划分的依据及分布。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了解不同地域发展水平的差异。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学习目标】。
七年级地理人教新Tag内容描述:<p>1、上个世纪巴黎的一家报纸上刊出一则轰动一时的广 告,说是每人只要付出四分之一法郎的钱,就可以得 到一次既经济又舒适的旅行。 果然有人按照广告的地址寄了路费。但他们得到的 答复却是:“先生,请您安静的躺在您的床上,并且 要牢记,我们的地球是在旋转着的。假如您想看看沿 途的景致,就请您打开窗帘,尽情的欣赏星空的美丽 吧。” 后来,受骗的人纷纷上告。这位无事生非的肇事者 ,终因欺诈罪被法院判处罚金。他在听完宣判后,还 毫不在意地重述了伽利略的一句名言。 猜猜这句名言是什么呢? 轻松一刻 不管怎样地球毕竟在转动着 ! 。</p><p>2、人教(2011)版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世界气候分布图,能准确说出热带、亚热带的气候名称和分布。 2、通过观看景观图和分析气候统计图,能得出家乡的气候特点。并能把这种分析方法迁移到其他地区气候的学习上。(重点) 3、能运用所学,解释不同气候下的自然景观特点。 。(难点) 4、通过类比,总结区分不同气候类型的分析方法。(难点),营口,。,学会选图:,一、自学:读图分析家乡营口的气候特点:,气温特点:,降水特点:,气候特点:,夏季高温(炎热) 冬季寒冷,夏季。</p><p>3、聚落与环境,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人类的聚居地聚落,3、城市和乡村的差别?,阅读课本P8183并观察图片思考问题,1、什么是聚落?,2、聚落的分类?,交通 特点,人口 分布,建筑 特点,生产 活动,城市,乡村,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乡村居民的居住地相对分散。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叫做村庄,规模比较大的居民点叫做集镇。,城市与乡村的差别,交通 特点,人口 分布,建筑 特点,生产 活动,城市,乡村,便利,密集,密集 多高层,非农业 产业为主,不发达,稀疏,分散 低层建筑,农业生产为主,看图分析城市和乡村的交通及人口分。</p><p>4、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1)世界贸易组织: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关于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而产生的,规范世界范围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的全球性组织,简称“WTO”,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1995年1月1日取代原关贸总协定。其宗旨是:促进经济和贸易发展,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障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增长;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合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大幅度削减和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并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中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p><p>5、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一、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认识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2.运用地图归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3.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4.正确认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的不平等问题,树立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观念。二、学习重难点重点:认识不同地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及表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划分的依据及分布。难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及成因。认识国际经济合作的特点和必要性。三、学习过程【新课导入】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家园,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那么全球共同发展的有效。</p><p>6、发 展 与 合 作课题第 五 章 发 展 与 合 作 执教者授课日期课 型新 授 课教具课 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了解国家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过程与方法目标资料分析法、读图分析法、案例感悟法、总结归纳法、谈话交流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国际合作,明确经济全球化的现状,并立志为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做准备。教学重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教学难点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在合作中争取更好地位的重要性。教学流程设计教法学法设计二次备课设计一。</p><p>7、发 展 与 合 作课题第 五 章 发 展 与 合 作执教者授课日期课 型新 授 课教具课 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不同地域发展水平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划分及其特点的分析讨论,学会对比学习地理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好知识的动力,树立合作取得更有利地位、为国家繁荣做贡献的理想。教学重点认识到地域之间的发展差异。教学难点各地域发展的差异。教学流程设计教法学法设计二次备课设计一、教师导学人类共同生活的地球家园中,国家是基本单位。世界上共有194。</p><p>8、七大洲和四大洋一、单项选择题(共4题,共68分)1.图中,按、的数字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2.四大洋中面积最大,几乎占了全球海洋面积一半的是( )A北冰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太平洋3.世界上面积最大与最小的两个洲分别是( )A非洲、南极洲B亚洲、大洋洲C非洲、欧洲D亚洲、南极洲4.下列四幅图中箭头所示的海峡,不是两大洲分界线的是( )ABCD二、综合题(共2题,共32分)1.读南、北半球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填空。(1)写出大洲名称。______,_。</p><p>9、板块构造学说一、单项选择题(共4题,共80分)1.地壳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发生的现象( )断裂陷落 地表隆起 形成高大山脉 形成新的海洋ABCD2.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东部和西南部处于板块交界处B我国地形复杂多样C开采地下资源造成的D人们在改造自然时造成的结果3.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大洋中的是( )A印度洋板块B太平洋板块C美洲板块D非洲板块4.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是( )A亚欧板块与非洲碰撞挤压的结果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而成C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而成D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由火山爆。</p><p>10、第二课时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热带旅游胜地知能演练提升1.有关中南半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整个半岛地处低纬度地区B.半岛上山河相间、纵列分布C.大河都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D.流经山区的河段,水能资源丰富2.一艘装载粮食的货轮正在泰国的某港口装船外运,船上的货物可能是()A.小麦B.玉米C.稻米D.小米读某半球海陆分布图,完成第35题。3.下列关于图中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海陆分布的比例为73B.图中印度洋被四个大洲所包围C.赤道穿越了图中的两大洲、三大洋D. A所在地区有大金塔和富士山等旅游景点4.下列关于图中A所在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A。</p><p>11、第二节巴西第一课时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发展中的工农业知能演练提升1.有关巴西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巴西和美国所处的位置差不多,西面濒临太平洋,东面濒临大西洋B.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其国土全部位于南半球C.巴西东临大西洋,北、西、南与众多国家为邻,是海陆兼备的国家D.巴西就东西半球的位置来看,位于西半球,且是西半球面积最大的国家2.小强从巴西旅游归来谈感受,你认为不可信的是()A.巴西大多数人居住在乡村B.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首位C.巴西热带雨林地区人口稠密D.巴西人狂热地喜爱足球运动3.巴西储量大、质地。</p><p>12、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知识点 1地域发展差异比较内容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________________医疗条件差异医疗设备落后,病房________医疗设备______,病房宽敞教育经费和班级人数人均教育经费________,班级人数________人均教育经费________,班级人数________将表中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异补充完整。读表,回答12题。1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印度医疗条件差,很多病人拥挤在狭窄的诊室里 B越南教育水平低,班级人数多在60人左右C英国人生活条件好,早晨多是牛奶、面包 D世界各地区发展是均衡的,不存在差异2发达国家与。</p><p>13、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学习目标】1.知道地图的定义以及地图三要素2.理解比例尺含义、表示方法,会比较不同形式比例尺的大小关系,能够根据比例尺将地图上两点间的直线距离换算成实地距离3.能够在地图上依据指向标或经纬网确定方向4.正确识别常见的图例【重难点】1.比例尺大小比较和实地距离换算2.根据指向标和经纬网判别方向【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地图及其语言地图是运用__________,将地理事物______________以后表示在_______的图像。它的语言是指__________________。2.比例尺(1)比例尺表示________距离比_______距离________的程。</p><p>14、第一章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3课时)学案【学习目标】 1、熟练运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2、经纬网定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用途。【重点难点】熟练运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地理位置。【自主学习】一:经线和纬线经线纬线定义形状长度指示方向数量线圈间的关系 二:纬度和经度经度纬度零度线的确定度数划分表示方法度数变化半球界线【合作探究】探究一、根据经纬度定位根据经纬度在图中标出A、B两点的位置A:北纬15东经 20B:南纬15西经 20B探究二、判定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