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指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各家学说。掌握利用图表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老子。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李耳)。第8课 诸子百家。第8课 诸子百家。2、老子的思想有。庄周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第8课 百家争鸣。了解老子及其他诸子百家的主张。老子 1.学派。老子认为。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Tag内容描述:<p>1、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8课 百家争鸣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各家学说:指导学生用图表、归类等方式自学,掌握利用图表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列表概括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启发学生、教育学生。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教学难点】通俗讲。</p><p>2、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易中天,百家争鸣,第9课,春秋时期,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晚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姓名: 时代: 籍贯: 著作: 身份:,老子(李耳),春秋时期,楚国,道德经,道家学派创始人,如果请你给老子设计一张名片,你打算如何设计?,主要思想:,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 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靠近边塞地方住着一位善于 推测吉凶祸福的人。他家。</p><p>3、第8课 诸子百家,阅读P55第一段回答: 1、诸子百家出现在哪一时期? 2、诸子百家是指什么?,说一说,3、各学派间热烈争辩,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局面?,春秋战国,百家争鸣,1、道家创始人是 (即 ),著 有 一书(又名 )。 2、老子的思想有: ; 主张 。,快速阅读并回答:,老子,李耳,老子,道德经,朴素辩证法,无为而治,想一想 P55,1、祸福相倚。 2、(1)西汉初、休养生息政策。 (2)不是,无为而治,道家创始人 老子,说一说:,你知道老子的观点吗?,1、具有朴素的( )思想 2、主张顺应自然,( ),辩证法,“无为而治”,你所知道的孔子是怎样的一。</p><p>4、荀子,墨子,韩非子,孙膑,孔子,老子,庄子,孟子,第8课 诸子百家,一、道家:老子,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认为各种事物都有相互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其学说记录在道德经一书里。,春秋末年楚国人,道家创始人,战国时期,庄周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著有庄子一书。庄子主张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一、道家:2、庄子,治理国家就像养鱼,经常到鱼缸去翻滚,鱼很快就死了。不如让鱼儿自由生长。,反映了道家的无为而治,二、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孔子是。</p><p>5、第8课百家争鸣一、知识与能力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理解这一现象。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概念阐释、材料研读,理解和认知各派学说的主要观点;通过观点比较和阶级分析法,掌握各派学说观点的差异及其阶级立场;通过表格归纳,整合知识结构;通过选择一家观点批驳其他观点,学会运用知识进行驳论和论证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的意识;学习诸子先贤们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发展和人类。</p><p>6、___________中学历史导学案年 级七 执教人时 间总编号8课 型新授 主备人审核人课 时1 课 题第8课 百家争鸣学 习目 标1.知道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诸子百家的主张。2.探讨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和影响。3.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古代先贤的智慧。重 难 点重点:各家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和主张难点: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难点:对分封制的理解导 案学 案【自主学习】一老子1.学派: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2.思想主张: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________;世间的事物都有其。</p><p>7、第8课 百家争鸣,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老子 1.学派: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 学派的创始人。 2.思想: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 ;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 的。老子在政治上主张“ ”。 3.著作:老子的学说集中在 又称道德经一书中,这部书成为道家的经典。,道家,顺应自然,相互转化,无为而治,老子,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孔子和儒家学说 1.贡献 (1)政治思想:核心思想是“ ”,提出“仁者爱人”,将“ ”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 ,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p><p>8、亚明课件 YAMINGKEJIAN,yccym126.com,中 国 历 史,中国历史,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1、掌握甲骨文、历法、诗人屈原; 2、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天文、历 法、医学和音乐的成就; 3、了解我国古代文明的辉煌。,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学习目标,1、掌握甲骨文、历法、诗人屈原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2、了解甲骨文的字形结构、古代历法、离骚的艺术成就是本课学习的难点。,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重点难点,一、文字的演变 二、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 三、屈原和“钟鼓之乐”,第。</p><p>9、历史导学案答案,第5课西周的兴亡,活动一:(1)答:上述材料叙述的是分封制,实行这项制度的是周武王,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全国广大地区。,(2)答:实施的对象是周王室的子弟、亲戚以及功臣和一些古帝王的后。</p><p>10、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课件 劳动最光荣 课前同学们进行了劳动体验 现在就来展示交流一下我们的劳动成果吧 邹忌 吴起 李悝 申不害 商鞅 阅读思考 三晋攻夺我先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