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学案新人教版
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学习内容我的收获【学习目标】标记。较国外早近千年北...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学习目标】1.掌握王羲之的书法及顾恺之的绘画。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和辉煌的石窟艺术难点。课题第22课时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2课型新授课授课人审核学习目标1、王羲之的书法。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学案新人教版Tag内容描述:<p>1、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课题: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学 习 内 容 我的收获 【学习目标】标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艺术和思想成就: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妇史箴图、洛神赋图;范缜与神来论;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识读: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字造型艺术,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重点】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学法指导】认真阅读教材P122P126,把你认为重。</p><p>2、,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21-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南朝,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缀术,在数学、天文、机械制造方面均有很大成就,把圆周率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较国外早近千年,北朝,著名农学家,齐民要术,总结我国北方生产经验,提倡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变成我国现存第一部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水经注,写出综合性地。</p><p>3、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学习目标】 1.掌握王羲之的书法及顾恺之的绘画; 2.知道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重点难点】 重点: 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和辉煌的石窟艺术 难点: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自主探究】 1.阅读第一个标题: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完成下列问题 (1) 时期,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 时期,书法字体转化到 ,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 (2)东晋的 ,集书法之。</p><p>4、教师寄语: 课题 第22课时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2 课型 新授课 授课人 审核 学 习 目 标 1、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佛教的盛行和神灭论;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2、注重探究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石窟艺术是我国文化的精华,其成就值得中华民族自豪,从而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学习重点 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云冈石。</p><p>5、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二、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书画艺术的代表人物王羲之和顾恺之;石窟艺术 教学难点:王羲之和顾恺之的字与画;石窟艺术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法为主,结合阅读、讨论等方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哪位同学说一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几位杰出的科学家?他们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如同一幅幅光彩夺目的图画映入我们的眼帘。的确,我国古代人民所创。</p><p>6、第22课 承上启下的南北朝文化(二) 教案 【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 1、学习本课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主要有: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佛教的盛行和神灭论;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综合归纳能力。 过程与 方法: 我采用了“自学指导”的互动教学模式。由“自学展示质疑指导达标”五个环节构成,在这个流程中,“教师指导。</p><p>7、第22课 承上启下的 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杜牧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中有史,辉煌的石窟艺术,云冈石窟,西部窟群外景,第五窟后室主佛,释迦牟尼,佛高十七米,雄伟威严,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龙门石窟,卢舍那佛,飞天,请同学们看教材,思考 并完成下面的表格的内容:,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山西大同,河南洛阳,完成于孝文帝迁都前。</p><p>8、东汉 魏 蜀 吴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隋 宋 齐 梁 陈 南朝 北朝 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二 王羲之 东晋 兰亭序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山西大同 云冈石窟河南洛阳 龙门石窟 魏晋南北朝的。</p><p>9、1 第第 2222 课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二二 课课练课课练 班级 姓名 一 选择题 1 我国古代书法成为一门专门艺术开始于 A 秦朝 B 西汉末年 C 东汉末年 D 三国时期 2 下列关于石窟艺术表述正确的是 A 体现田园诗意境 B 佛教盛行的结果 C 仅限于雕刻艺术 D 不包含外来艺术特色 3 东晋一位画家认为 传神写照 正在阿堵 眼睛 即眼睛最能表达人的精神。</p><p>10、公主岭市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教学学案学科历史设计教师汪祥教授内容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时间预设1课时问题预设: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有何特点?2、他认为人物的神态主要表现在眼睛上,因此他画人物是常常很久不点眼睛,直到考虑成熟了,才画上去。“点睛传神”是哪位画家的做法。</p><p>11、教学资料参考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教案新人教版 1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学习本课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主要有 王羲之的书法 顾恺之的绘画 佛教的盛行和 神灭论 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通过学。</p><p>12、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学习目标】 1.了解“书圣”王羲之、画家顾恺之以及石窟艺术的一些基础知识。 2.提高鉴赏各类书法、绘画和石窟艺术作品的能力。 3.通过欣赏王羲之、顾恺之的书画作品以及我国古代的石窟艺术,培养艺术审美的情趣。 学习重点: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学习过程】 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1. “书圣”是指。</p>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学案新人教版】相关PPT文档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学案新人教版】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