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教学目标 1、唐朝建立。5、正确评价唐太宗、武则天。李渊(唐高祖)。1.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登基称帝的史实。1.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登基称帝的史实。【学习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学习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学习难点】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进行正确、全面的评价。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Tag内容描述:<p>1、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目标 1、唐朝建立。 2、“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 3、武则天的治国措施。 4、开元盛世的原因。 5、正确评价唐太宗、武则天。,唐 朝 的 建 立,时间:,建立者:,都城:,李渊(唐高祖),长安,618年,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少年从军,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唐太宗像,自学提示(5分钟) 阅读教材。</p><p>2、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学习目标】1.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登基称帝的史实2.识记“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和表现3.理解武则天的统治对“开元盛世”的奠基作用【学习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 【学习难点】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进行正确、全面的评价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 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 。2.626年, 即位。次年改年号为“ ”,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3.(1)政治上进一步完善 ;制定 ,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 。(2。</p><p>3、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主要策略及“开元盛世”;结合史实,评价武则天过程与方法利用表格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具体措施,比较三者治国方略的相似之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评价历史人物的过程中,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和历史人物活动的丰富性【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教学难点:“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评价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2教学过程一、。</p><p>4、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主要策略及“开元盛世”;结合史实,评价武则天过程与方法利用表格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具体措施,比较三者治国方略的相似之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评价历史人物的过程中,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和历史人物活动的丰富性【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教学难点:“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评价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2教学过程一、。</p><p>5、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学习目标】1.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登基称帝的史实2.识记“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和表现3.理解武则天的统治对“开元盛世”的奠基作用【学习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 【学习难点】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进行正确、全面的评价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 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 。2.626年, 即位。次年改年号为“ ”,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3.(1)政治上进一步完善 ;制定 ,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 。(2。</p><p>6、第2课 贞观之治,1、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基本事实。 2、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 3、认识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一、成功目标,1、阅读“唐朝的建立”一目,找出唐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及唐朝的第二任皇帝是谁?思考“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 2、同学们请你认真阅读“贞观之治”一目,根据P8唐太宗的名言概括他的治国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文中的描述,总结出唐太宗的统治措施有哪些?出现了是什么局面? 3、阅读“女皇武则天”一目,找出在她统治期间采取了什么措施?人称。</p><p>7、唐高祖李渊四子,626年,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贞观初年,魏征:“自伊、洛之东,暨乎海岱,萑(hun )莽巨泽(野草丛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索,进退艰难。” 吴兢贞观政要 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庭不满。隋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遂至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吴兢贞观政要,背景:,客观:经历长期战争,社会遭到巨大破坏,经济凋敝。,主观: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居安思危。,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材料一:(太宗)。</p><p>8、唐高祖李渊四子,626年,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贞观初年,魏征:“自伊、洛之东,暨乎海岱,萑(hun )莽巨泽(野草丛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索,进退艰难。” 吴兢贞观政要 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庭不满。隋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遂至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吴兢贞观政要,背景:,客观:经历长期战争,社会遭到巨大破坏,经济凋敝。,主观: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居安思危。,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材料一:(太宗)。</p><p>9、隋末农民起义军主要力量,瓦岗军(李密),江淮起义军(杜伏威),太原留守(李渊),太原留守(李渊),河北起义军(窦建德),一、唐朝的建立,长安,建立时间:,建 立 者:,都 城:,618年,李渊,唐高祖,玄 门之变,武,“玄武门之变”不是个开始,而是个结局。一个长幼继承权斗争的结局,一个新旧势力斗争的结局。公元626年,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玄武门计杀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随后李渊退位成为太上皇,李世民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二、“贞观之治”,1,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从隋朝的兴亡中。</p><p>10、第 2 课 “贞观之治“,永丰县实验学校 卢继平,隋文帝(杨坚) 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541604),父亲杨忠是北周开国功臣,封为隋国公。杨坚继承隋国公,并不断加官晋爵。578年北周宣帝继位,杨坚的长女被封为皇后,因此被称为外戚(即皇帝母亲或妻子的亲戚)。,隋朝的建立和统一,杨坚隋文帝称帝 时间:581年 都城:长安 国号:隋 年号:开皇,589年隋灭陈后统一全国,隋与陈对峙,589年 南北重归统一,唐高祖李渊 618626在位,唐高祖李渊,陕西人,世袭为唐国公。617年出任太原留守。隋末农民起义时,他乘机起兵攻入长安,建立唐朝。,唐朝建立 时。</p><p>11、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 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这段话是在说谁呢 哪个成语与此有关 罄竹难书 隋炀帝 暴君隋炀帝 隋朝的灭亡隋炀帝统治后期 暴虐无道 终于引发隋末农民大起义 618年 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所杀 隋朝灭亡 一 唐朝。</p><p>12、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 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这段话是在说谁呢 哪个成语与此有关 罄竹难书 隋炀帝 暴君隋炀帝 隋朝的灭亡隋炀帝统治后期 暴虐无道 终于引发隋末农民大起义 618年 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所杀 隋朝灭亡 第2课。</p><p>13、画一画隋朝大运河,涿郡(今北京),洛阳,余杭(今杭州),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段话是在说谁呢?哪个成语与此有关?,罄竹难书,隋炀帝,暴君隋炀帝,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终于引发 隋末农民大起义。618年,炀帝在江都被部 将所杀,隋朝灭亡。,一、唐朝的建立:,三、女皇武则天,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