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课件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4、地球仪和地球的区别在于地球是一个 的球体。地球仪上。——方向、比例尺、图例。(1)一般定向法(2)指向标定向法 (3)经纬网定向法 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比例尺越小。则A山顶气温为 _________。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知道地球的形状的大小。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课件Tag内容描述:<p>1、2019/6/14,1,2019/6/14,2,1、地球是一个两极 ,赤道 的 的球体 2、地球的平均半径 ;最大周长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稍扁,略鼓,不规则,6371千米,约4万千米,2019/6/14,3,4、地球仪和地球的区别在于地球是一个 的球体,而地球仪则是 球体。其次还在于有无 、 等方面。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 、 和 来描述地理事物。,符号,颜色,文字,3、说出地球是球形的证据,如看远处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登高望远,月食现象,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照片等。,不规则,规则,经纬线,地轴,2019/6/14,4,自成纬线圈,圆,半圆,平行。</p><p>2、地图的语言,图例和注记,比例尺,大小,一般定向法,方向,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图例,注记,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我们生活的区域初一地理,地图三要素(语言)指什么? 方向、比例尺、图例。 地图上的方向有哪几种表示法? (1)一般定向法(2)指向标定向法 (3)经纬网定向法 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区域范围越小,图上的内容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区域范围越大,图上的内容越粗略。,4、在比例尺为1:500000的地图上,图上4厘米代表实地距离为,从大到小依次是:,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填图:。</p><p>3、1)描述该图区域内的地势特点_________ 。 (2)两条小河,水流比较缓的是_________。 (3)若B山顶气温为20,仅考虑海拨因素,则A山顶气温为 _________。 (4)根据图上提供的信息,说说乙地发展成为城镇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5)王先生是一位徒步旅行者,某日在A山顶附近游玩时迷了路,请你帮他想一种顺利回到甲地的办,1、若图中等温线分布状况是因地形原因而形成,则有关甲、乙两坡叙述正确的是,A、甲一迎风坡-坡度陡 B、甲一背风坡-坡度缓 C、乙一背风坡一坡度陡 D、乙一迎风坡一坡度缓,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乌拉尔山、 乌拉尔河、 。</p><p>4、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第二单元 地球的面貌,激情导入: 苏东坡有这样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貌,只缘身在此山中”。正是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受科学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探索过程。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吧!,自学目标:,知道地球的形状的大小,掌握经纬线的特点和经纬度的划分。 掌握世界海陆的分布,知道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 复习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知道海陆变化的原因,掌握板块构造学说,能用其解释一些现象。 互学目标: 经纬度和半球的划分,引导自主复习:1、认。</p><p>5、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第三节 地图,一、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1、知道地球的平均半径、最大周长、表面积 平均半径 6371千米 最大周长 4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 5.1亿平方千米,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2.地球仪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对比,了解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现象,地球五带的划分,二、地图,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1、地图的三要素 (1)、辨别方向的三种方法:指向标、经纬 线指示法、一般方法(会运用) (2)、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较比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