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和风
1.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模式。在三圈环流示意图上理解、识记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特点。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1.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和风Tag内容描述:<p>1、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模式。2.了解1月、7月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3.掌握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4.理解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方法与过程1.运用对比、类比方法,在三圈环流示意图上理解、识记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特点。2.读“亚洲季风”图,会分析季风的形成,特别是东亚、南亚季风的形成。3.读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图,分析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4.应用综合分析法分析不同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的特点、气候变化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p><p>2、气 压 带 和 风 带,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爱弄PPT的老范,目录,三圈环流,假设: 大气在均匀的地表运动 不考虑太阳直射点移动 不考虑地转偏向力 只考虑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三圈环流,假设: 大气在均匀的地表运动 不考虑太阳直射点移动 考虑地转偏向力 考虑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副热带 高气压带,赤道 低气压带,季风环流,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蒙古-西伯利亚 高压,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季风环流,季风成因: 东亚:海陆热力性质(冬夏) 南亚:海陆热力性质(冬夏);气压带和风带移动(。</p><p>3、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学习目标】1.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2.理解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掌握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3.应用分析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形成原因。一、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自主预习1成因:海陆相间分布,________差异大。2形成和分布3影响我国的高低气压中心季节气压中心性质影响冬季________高压_______的源地之一冬季天气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_______的源地之一_____天气【探究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已知:A为低压,B为高压。(1)图中A气压中心是_____________。</p><p>4、课时2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课标细化】1.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 2.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成因及分布 3.会根据气候类型的分布判断气候类型 4.会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课前预习】一、冬、夏季气压中心的成因结合教材36页、37页图2.13及图2.14完成:二、高、低气压中心的分布规律南半球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优势。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______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三、高、低气压中心变化对气候的影响:冬夏季节高低压中心的变化,对。</p><p>5、2.2. 气压带和风带 考试说明要求:1、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2、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主要知识点:1、大气环流指 。2、请用图示意一圈环流的形成。(假设前提:a地球不自转;b阳光直射赤道;c地表均匀。)3、请用图示意三圈环流的形成,并注出七压六风的名称,画出风向。(假设前提:a阳光直射赤道;b地表均匀。)4、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的 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 移,冬季 移。5、海陆分布对气压场的影响:由于 差异,冬季亚欧大陆形。</p><p>6、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地面,高空,1100hpa,1060hpa,1020hpa,冷却,冷却,热力环流,受热,高压,低压,低压,低 压,高压,高压,A,B,C,地面冷热不匀,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引起大气运动,大气运动是有规律的,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称为大气环流,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大气环流: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假设: 1、地球不自转(不考虑地转偏向力) 2、太阳直射赤道 3、地表均匀,小组探究:,那么气球表面的大气只在热量差异的影响下将如何运动?,大气环流是全。</p><p>7、课时2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学习目标1.运用相关示意图,结合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分析其对气候形成的作用。2.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3.掌握季风的形成、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一、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1成因:海陆热力差异,使北半球纬向的气压带被分隔成一系列的高、低气压中心。2分布(1)北半球时间原因陆地海洋7月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亚洲低压高压中心1月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亚。</p><p>8、第2课时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学习目标定位,1结合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热力环流的原理,理解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与分布及季风环流的形成与分布。2结合具体气候的形成、分布和特点,掌握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知识体系导引,知识点一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成因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2形成和分布学法指导根据季节判断。夏季,陆地上有热低压中心,海洋上相对有冷高压中心。冬季,陆地上有冷高压中心,海洋上相对有热低压中心。3.影响我国的高低气压中心季节气压中心性质影响冬季蒙古。</p><p>9、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1-3课时),1大气环流:,2大气环流的作用,热量交换(高低纬度之间),水汽交换(海陆之间),一风压带的形成,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假设,3风压带的形成,地球不自转,太阳直射赤道,地表均一,无海拔高度的差别,无地形差别,无海陆性质的差别等等。简单的认为地球就是一个放大版的玻璃球,b:假设不成立,成立,c:假设不成立,成立,a:假设均成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