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
课时1 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一、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1.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主要因素。课时2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2.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Tag内容描述:<p>1、第8讲 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 (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福州模拟)下图为部分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图示M气压带所在半球与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B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D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2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由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ABC D3有关图示风带对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风带a控制下,寒冷少雨B风带b控制下,寒冷少雨C风带c控制下,温和多雨D风带d控制下,温和多雨解析:第1题,M所处纬度在30,应为副热带高。</p><p>2、第三节 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一、选择题(创新题)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离岸风,反之称为迎岸风。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离岸风和迎岸风分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回答12题。1.中,形成原因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的是()A. B. C. D.2.下列关于风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与关系密切B.乙附近地区受影响,降水较同纬度其他地区丰富C.丙地在盛行的季节,草木茂盛D.丁地全年受的控制,光热充足解析第1题,图中的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是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它们都是三圈环流的重要组。</p><p>3、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开心听故事,在南、北纬30度附近海面,风不经常来做客,这可苦坏了古代航海的商人。因为他们不得不把准备运往美洲大陆的马匹放在船上,等待顺风的到来,结果由于经常等不到风,致使大批马匹因缺少草料而死亡,大量马匹也只能命丧大海。人们因此给这个令人苦恼的无风带起了一个非常古怪的名字马纬度。,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阅读探究,大 气 环 流,概念,作用,思考与探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分布,假设 地表均一、地球不自转,思考: 地球表面什么地方受热较多? 地球表面什么地方受热较少?,热,冷,冷,南极,北极,-。</p><p>4、第三节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课时1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学习目标1.运用示意图,指出主要的气压带、风带,并说明其分布特点。2.结合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一、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1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主要因素(1)热力因素:如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2)动力因素: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2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1)三圈环流: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2)七个气压带(3)六个风带低纬信风带中纬西风。</p><p>5、课时3气候类型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学习目标1.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2.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3.能根据气温、降水资料,归纳气候特征及判断气候类型。1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海陆分布、风带、洋流、地形、人类活动等。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2)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3)温带: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4)亚寒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5)寒带:苔原气候、冰。</p><p>6、课时2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学习目标1.运用相关示意图,结合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分析其对气候形成的作用。2.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3.掌握季风的形成、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一、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1成因:海陆热力差异,使北半球纬向的气压带被分隔成一系列的高、低气压中心。2分布(1)北半球时间原因陆地海洋7月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亚洲低压高压中心1月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亚。</p><p>7、气压带和风带,开心听故事,在南、北纬30度附近海面,风不经常来做客,这可苦坏了古代航海的商人。因为他们不得不把准备运往美洲大陆的马匹放在船上,等待顺风的到来,结果由于经常等不到风,致使大批马匹因缺少草料而。</p><p>8、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 一 选择题 每小题5分 共50分 下图中 图甲为地表三圈环流剖面图 局部 N为北极点 图乙为某季节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模式图 读图完成1 3题 1 图甲中字母所表示的纬度正确的是 A A为10N B C为30N C D。</p><p>9、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学会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 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 2 了解气压带 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规律及原因 学习重点 三圈环流的形成 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名称及分布 学习难点 难点一 低纬环流的形成 难点二 极锋附近气流情况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读图绘图 新课导入 播放根据PPT制作的地理版 十年 启发学生如果将枯燥的地理知识融入流行元素 地理的学习会更有乐趣 温故。</p><p>10、阶段一 学业分层测评 阶段二 阶段三 大气运动 高低纬度 热量 水汽 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 赤道低气压 副热带高气压 副极地低气压 极地高气压 E F F I G J 海陆热力 副热带高气压 热低压 副极地低气压 冷高压 海洋面积 带状 盛行风向 海陆热力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气压带 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及季风环流 全球气压带 风带形成与分布示意图 学业分层测评 十一。</p><p>11、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 一 全球气压带 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高气压 低气压 地面 热 B A C 高气压 低气压 活动 假设 地球表面均匀地球不自转 引起因素 高低纬度受热不均 只考虑高低纬间受热不均 单圈环流 若考虑地球自转呢 假设前提 地球表面是均匀的 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引起因素 北半球低纬环流立体图 赤道 北纬30度 赤道受热 空气膨胀上升 近地面形成低压 南风。</p><p>12、第二节气压带与风带,活动,假设:地球表面均匀地球不自转地球不公转,引起因素:高低纬度受热不均,只考虑高低纬间受热不均单圈环流,若考虑地球自转呢?,假设前提:,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地球不公转,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引起因素:,北半球低纬环流立体图,赤道,北纬30度,赤道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南风,北纬30度形成高压,近地面气流右偏成东北风。</p><p>1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B A C,冷 热 冷,高 低 高,低 高 低,全球气流的运动情况呢?,全球气流的运动情况呢?,全球性的长期的有规律的大气流动,通称为大气环流,假设: 地球表面均匀 地球不自转 地球不公转,引起因素: 高低纬度受热不均,只考虑高低纬间受热不均单圈环流,若考虑地球自转呢?,假设前提:,地球表面是均匀的 地球不公转,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 地转偏向力,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