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文及翻译

不足以动众。足以动众。不足以感动群众。仍然不足以教化人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修道之谓教。叫做。狼 原文。一狼得骨止。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原文】天命之谓性。谓之中。发而皆中节。人的自然禀赋叫做。

全文及翻译Tag内容描述:<p>1、中庸全文及翻译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白话解: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天性),遵循着本性以做人处事叫做道,圣人的教化,就是遵循本性,来修正过与不及的差别现象,使一切事物皆能合于正道,这称之为教化。这个正道,是片刻也不能够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正道了。(法律无假期,修行不分时候与场所。)2.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白话解: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慎。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是恐惧害。</p><p>2、其一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x,忽然)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狼)少却;及走,(狼)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通“早”,早上)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拂晓)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疑虑徘徊),近视之,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通“值”,价值)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遭遇)之,是可笑也。 译文从前,有个屠夫卖肉回来,天色已经晚了。就在这时,突。</p><p>3、三字经 全文及翻译前言:三字经自南宋王应麟(字伯厚)先生所创作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内容大都采用韵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像一首诗一样,背诵起来,如唱儿歌,三字经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用来教育子女琅琅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启迪心智,时人觉得本书内容很好,纷纷翻印,因此广为流传,历久不衰,直至今日内容虽有修改或增加,但主要结构并未改变,是一本难得的。</p><p>4、学 记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文,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引发思虑,广求善良,只能做到小有名声,不足以感动群众。亲自就教于贤者,体念远大的利弊,虽能够感动群众,仍然不足以教化人民。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虽然是质地美好的玉,如果不经过琢磨,也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皿;人虽然自称是万物之灵,如果不肯学习,也不会明白做人处。</p><p>5、狼 原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p><p>6、精选文库中庸 全文及翻译【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第1章)【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p><p>7、淮阴侯列传 全文及翻译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布衣:平民百姓。以古代平民穿麻布衣服,因此以“布衣”指代平民。无行:品行不好。推择:推举选用。治生商贾:以做生意维持。</p><p>8、淮阴侯列传 全文及翻译 淮阴侯韩信者 淮阴人也 始为布衣时 贫无行 不得推择为吏 又不能治生商贾 常从人寄食饮 人多厌之者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 数月 亭长妻患之 乃晨炊蓐食 食时信往 不为具食 信亦知其意 怒。</p><p>9、中庸 全文及翻译 原文 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 不可须臾离也 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 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 中也。</p>
【全文及翻译】相关DOC文档
中庸全文及翻译.doc
蒲松龄《狼》三篇原文及翻译.doc
《三字经》全文加翻译.doc
学记及其全文翻译.doc
中庸全文及译文.doc
《狼》原文及翻译.doc
中庸 全文及翻译
淮阴侯列传 全文及翻译
淮阴侯列传 全文及翻译.doc
中庸 全文及翻译.doc
《诫子书》曾国藩 全文及翻译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