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知识点归纳
劝学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通。輮以为轮 通。不复挺者 通。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4、 君子生非异也 通。4、 君子生非异也 通。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劝学》作者是荀子。《劝学》知识点。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 生。劝学知识点梳理。
劝学知识点归纳Tag内容描述:<p>1、劝学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 2、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通“又”。通“曝”,晒。 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智”,智慧。 4、 君子生非异也 通“性”,天赋,资质。 故木受绳则直 古义:墨线;今义:泛指所有绳索。 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今:人格高尚的人 假舆马者 古义:凭借;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 二、古今异义 5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 6蟹六跪而二鳌。</p><p>2、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劝学的文学及文体常识归纳整理: 劝学作者是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代表。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学派,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荀子二十卷,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 写出下列加点字词的拼音: 须臾 y 舟楫 j 跬步 ku 驽马n 锲而不舍 qi 金石可镂 lu 骐骥 j 劝学知识点:古今异义词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 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检查; 今义:探究并领会。劝学。</p><p>3、劝学知识点一、作者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代表。曾在齐国下讲学,后游历秦国,晚年任楚兰陵令。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二十卷,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p><p>4、劝学文言知识整理蛟(jio)龙 跬(ku)步 驽(n)马 锲(qi)而不舍(1)通假字: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虽有槁暴 (“有”通“又”,“暴”通“曝”,晒)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 资质、禀赋)(2)重要实词:劝学 (劝:劝勉、勉励)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中:合乎,合于) 吾尝跂而望矣 (跂:踮起脚)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假:借助;绝:横渡)(3)虚词用法:1、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都做介词,第。</p><p>5、劝学,知识点归纳,1.强调“学不可以已”。(劝学 ,选自荀子 ) 2 .学习上要不断地反思自己,“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同上) 3.学习上要重视积累,“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同上) 4.学习贵在坚持,“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同上) 5.学习,还要善于利用外物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一、成语 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喻学生超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2、锲而不舍:比喻做事持之以恒。锲,用刀雕刻;舍,停。</p><p>6、劝 学,通假字,1、輮以为轮 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同“又”;暴,同“曝”,晒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同“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 生,同“性”,天赋,资质。,词类活用,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名作动,游泳 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4、用心一也 一,数词作动词,专一,古今异义,1、輮以为轮 以为,把做成 2、金就砺则利 金,指金属的刀类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广泛地学习 4、蟹六跪而二螯 跪。</p><p>7、劝学知识汇总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黑的字 而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前一个表递进,后一个表并列 而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 表修饰 而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 表顺承 而 而致千里 表转折。</p><p>8、劝学 复习 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复习 自主复习的步骤 1 通读文本 回忆文意和主旨 2 细读文本 把握词义和句意 3 再读文本 整理文言知识 包括文言实词 虚词 通假字 词类。</p><p>9、重点文言知识梳理 劝学 1 重点实词释义 劝学 木直中绳 善假于物 风雨兴焉 不积跬步 功在不舍 解析 劝 勉励 中 符合 假 借助 兴 起 跬 半步 功 成功 2 字词解释 1 通假字 輮以为轮 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生非异也 2 词类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 名词作状语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名词用作动词 假舟楫者 非。</p><p>10、劝学知识点梳理,一、通假字,1、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通“又”。通“曝”,晒。 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智”,智慧。 4、 君子生非异也 通“性”,天赋,资质。,故木受绳则直 古义:墨线;今义:泛指所有绳索。 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有学问有修养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