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月挂疏桐
1 / 2苏教版高二《唐诗宋词选读》《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教案苏教版高二《唐诗宋词选读》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教案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缺月挂疏桐。这首词是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初到黄州贬所所作。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缺月挂疏桐Tag内容描述:<p>1、卜算子,苏轼,马幼林松,1,记得老夫?,水调歌头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p><p>2、1 / 2苏教版高二唐诗宋词选读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教案苏教版高二唐诗宋词选读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教案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词中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上阕前两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 “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这两名句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p><p>3、卜算子,苏轼,马幼林松,记得老夫?,水调歌头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p><p>4、苏轼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赏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是北宋杰出词人苏轼左迁黄州(今湖北黄冈县),充黄州团练副使时创作的一首词,原题是“黄州定惠院寓居作”,是借物喻人、写法独特的好作品。苏轼自幼才华横溢,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有过一个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时期,但在激烈的新旧党争。</p><p>5、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苏 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注释】这首词是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初到黄州贬所所作。定惠院:在湖北黄冈县东南。漏:古代盛水滴漏计时之器。漏断,漏壶水滴尽了,指时已深夜。幽人:幽居之人,苏轼自谓。飘渺:即缥渺,陷约、记远的样子。省:明白。赏析:此篇是词人被贬居黄州后的抒怀之作。词借咏孤雁夜飞抒写政治失意的孤寂忧愤之情,表现词人不同流俗清高自守的品格。上片写词人独居定惠院的。</p><p>6、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一)一读诗歌,整体把握,2.这首词在表达方式上如何分工的?,1.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词?有何用意?,(二)二读诗歌,评品赏析,2.下片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有何用意?,1.上片营造怎样的氛围。</p><p>7、专题九“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文题解读,文本赏读,内容索引,文本拓展,文题解读,才情豪放之人生苏轼历北宋五朝,荣辱迭起一生,亦才情豪放一生。其书、画均称大家,善画修竹、枯木、怪石,为。</p><p>8、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教案 专题目标 1 能通过本专题的学习 初步了解苏轼词清新明快 沉挚深永 雄壮超脱 奔放流转的艺术风格 2 通过对苏轼词与晏欧词 柳永词和张先词的比较 了解苏轼词 新天下耳目 的。</p><p>9、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 一 词人名片 才情豪放之人生 苏轼历北宋五朝 荣辱迭起一生 亦才情豪放一生 其书 画均称大家 善画修竹 枯木 怪石 为 湖州竹派 重要人物 书法与黄庭坚 米芾 蔡襄并称 四大家 诗 文 词皆独步一时 其。</p><p>10、题解】元丰三年(1080),苏轼被贬为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他初到黄州时,曾经住在定惠院。这首词即作于此时。作者以作诗诽谤新法的罪名被捕入狱,这时刚出狱不久,惊魂未定,心境孤寂。词中反映的正是这种情绪,并抒发了宁愿寂寞也不愿与世俗合污的情怀。,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月亮弯弯,挂在疏落的梧桐上;夜深人静,漏壶的水已滴光。“漏”,即漏壶,古人计时的工具,从壶中滴水计算时间。“漏断”,壶。</p><p>11、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 一 词人名片 才情豪放之人生 苏轼历北宋五朝 荣辱迭起一生 亦才情豪放一生 其书 画均称大家 善画修竹 枯木 怪石 为 湖州竹派 重要人物 书法与黄庭坚 米芾 蔡襄并称 四大家 诗 文 词皆独步一时 其。</p><p>12、赏析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作者】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p><p>13、新天下耳目 的东坡词 豪放派词作的特点是题材广阔 它不仅描写花间 月下 男欢 女爱 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 使词能象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 所谓 无言不可入 无事不可入 它境界宏大 气势恢弘 不拘格律 汪洋恣意 崇尚直率 而不以主含蓄婉曲为能事 作者简介 苏轼 1037 1101年 字 号 北宋眉州眉山 即今四川眉山 人 是宋代 北宋 著名的文学家 书画家 谥号文忠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p><p>14、卜算子教学过程: 一、简介本词写作背景: “乌台诗案”:北宋著名的文字狱。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与时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他看到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扰民,心中不满,任杭州通判后写了二十多首托事以讽的诗,因而激怒新党。被构陷成罪,囚捕至京,系狱一百三十天。而且牵连甚广,苏轼的友朋故旧被连累处罚的达二十二人。苏轼在狱时自度必死,曾作诗与苏辙诀别。 苏轼于。</p><p>15、苏轼卜算子 作者简介 苏轼 1037 1101年 字 号 北宋眉州眉山 即今四川眉山 人 是宋代 北宋 著名的文学家 书画家 谥号文忠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 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 世称 三苏 父子三人与唐代的 和宋代的 合称 唐宋八大家 苏轼与黄庭坚 米芾 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 合称为 宋四家 苏氏四门生为 秦观 黄庭坚 晁补之 张耒 l i 子瞻 东坡居士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