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际联系与区域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农业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产业转移。区域产业转移。第31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考点一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一、西气东输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际联系与区域Tag内容描述:<p>1、课时跟踪检测(五)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一、单项选择题(2018徐州试题)杭州市千岛湖配水工程于2014年底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通水。根据设计,配水工程输水线路中有九成以上线路走隧洞。结合图及所学知识,回答12题。1该工程()A为保证水质的优良,沿线多采用管道输水B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建设难度小C千岛湖水质优良,是杭州唯一的水源地D因地势原因全程须逐级提水,耗能大2该工程建成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千岛湖水体受到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B极大改善沿线水质,使水价降低C在千岛湖作为取水口,将会减少下游取水所承受的沿途水环境污。</p><p>2、第三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基础题组读图,回答下面三题。1.第一条西气东输管道没有直接从甘肃东南部穿过,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A.节约管道建设成本B.带动宁夏、陕西等地的经济发展C.补充气源D.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2.图中反映出我国油气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A.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B.油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C.油气消费西多东少D.油气消费东西平衡3.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的来源地是()A.俄罗斯B.欧洲C.中亚D.波斯湾2014年12月12日下午14时32分,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长度1 432千米)工程正式通水。下。</p><p>3、第2课时共性归纳实践应用命题点一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典题示例例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17年12月8日,中俄重大能源合作项目中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位于71N的俄罗斯北冰洋沿岸。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天然气可达250亿立方米,中国每年可以获得400万吨的液化气。如图为亚马尔天然气输出航线示意图。(1)评价亚马尔天然气开发的条件。(2)与西北航线相比,指出东北航线的优缺点。(3)说明亚马尔天然气合作项目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作用。解析第(1)题,亚马尔天然气开发条件的评价要从有利与不利两大方面分析。有利条件有。</p><p>4、专题十七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挖命题【考情探究】考点内容解读要求5年考情预测热度考题示例考查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2018课标,36(2)(4),10分中俄天然气输送工程建设产业转移2018课标,13,12分中国某企业发展过程分析分析解读近5年课标卷考查了本专题4次,分值812分;命题均以具体工程或实例为素材,考查运用知识和原理分析具体问题能力。资源调配与产业转移,是市场化背景下经济要素的重新配置现象,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今后仍有可能进入命题视野。复习时要通过案例分析,真正理解、掌握资。</p><p>5、专项突破练9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联系1(2019菏泽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96年以来,按照中央部署,北京市开始对口帮扶内蒙古自治区。2016年10月16日,京、内蒙古区域合作及对口帮扶工作座谈会在赤峰市召开,双方共同总结新一轮京、内蒙古区域合作,研究下一步合作帮扶事宜。(1)简述京、内蒙古合作对该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2)京、内蒙古区域合作具有很强的发展互补优势,合作空间巨大,请举例说明。(3)有人认为北京市应大力扶持内蒙古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很多专家提出了反对意见。请说明反对的理由。答案(1)促进京、内蒙古区域。</p><p>6、区域经济发展与 区际联系,考试大纲,区域农业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产业转移,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合城市化的探索,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发展农业的一般步骤:,1、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 2、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大方向 3、根据区域内部,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气候条件 地形、土壤条件 水源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一)东北地区地理条件,东北地区的位置,东北地区地理条件,雨热同季,但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地形类型多样,黑土、黑钙。</p><p>7、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高考总复习 地理,第34讲,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高考总复习 地理,板块一,板块二,目录,板块一,原生产地,区域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利润,生产成本,价格低廉,生产组织,社会消费水平,投资环境,市场广阔,用地紧张,产业结构,分工与合作,空间,板块二,A,B,A,D,A,A,C,AC,CD,D,A,C,B,A,D。</p><p>8、第31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必修 第二章 流域开发与区际联系,结合资料,说出自然资源的基本含义; 以某两个相关区域为例,从人类利用自然资源方面,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出区和调入区的影响。,课程内容,KECHENGNEIRONG,思维导图,SIWEIDAOTU,内容索引,NEIRONGSUOYIN,考点一 西气东输,考点二 其他资源调配工程,课时作业,主观题型之十一 资源跨区域调配类,基础梳理,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120亿m3/年,补充站,300亿m3/年,经济发达,能源需求大 能源相对贫乏,能源资源。</p><p>9、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考点一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一、西气东输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不均匀,流动性,不平衡,不匹配,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经济水平,能源相对贫乏,(2。</p><p>10、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章末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为我国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基地示意图。完成12题。 1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消费区的正确叙述是( ) A华。</p><p>11、第二讲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等级考内容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产业转移的概念、分类及一般规律 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p><p>12、第二讲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1,2,3,Contents,由个性到共性系统建模,由所学到所用知能升级,由考点到热点预测押题,由个性到共性系统建模,1,有何规律,是何原因,如何分析,由所学到所用知能升级,2,大量产业移。</p><p>13、第2课时共性归纳实践应用,命题点一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命题点二产业转移,命题点三区域的协同发展,Contents,题型技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分析思路,聚焦热点应用体验,命题点一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答题术语,分析方向。</p><p>14、专题十二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体系构建 高频考点 命题方向 1.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产生的影响。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意义。 1.以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重大工程为切入点,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选择、原因及。</p><p>15、专项突破练 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 一 选择题 乘火车沿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 在中卫和干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 如下图 时 看到图中所示的草方格沙障景观 该种防沙 治沙措施 曾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完成1 2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