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劳动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曾湘泉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曾湘泉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第七章 劳动力市场歧视。第一节 歧视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歧视定义与表现形式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 第四节 政府对劳动力市场歧视的管制 第五节 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歧视问题。第一节 歧视问题的提出。
人大劳动经济学Tag内容描述:<p>1、1,劳动经济学,曾湘泉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2,曾湘泉个人简介,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学分会会长 国家卫生部第四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委党建工作顾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公司等大型公司薪酬委员会顾问 美国福布莱特高级访问学者、德国DAAD(德国国家学术交流中心)项目访问学者、美国管理学会、美国薪酬协会国际会员 从事劳动经济、人力资源和薪酬管理的教学研究20余年 2003年3月28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三。</p><p>2、1,第七章 劳动力市场歧视,第一节 歧视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歧视定义与表现形式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 第四节 政府对劳动力市场歧视的管制 第五节 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歧视问题,2,第一节 歧视问题的提出,美国不同种族劳动力的报酬水平存在差别,3,第一节 歧视问题的提出,问题的研究: 对歧视的经济分析可以追溯到1922年英国经济学家弗朗西斯埃奇沃思,但今天西方经济学中所讨论的歧视问题,更直接地受到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加里S贝克尔的影响。劳动力市场歧视问题研究,已成为西方劳动经济学重要的领域之一。,4,第二节 歧视定义与表现形式,一、。</p><p>3、1,劳动经济学,曾湘泉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2,一、课程学习目标,通过教师对现代劳动经济学学科系统的课堂讲授和研究生广泛参与的较为深入的课堂讨论,使学习者全面、系统和较为深入的掌握现代劳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和政策应用的主要内容。学习用现代劳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和成长及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过程中的微观及宏观的问题。并为劳动经济学及劳动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源方向的硕士论文选题打下一定的基础。,3,二、学习方法,1、课堂讲授:教师就现代劳动经济学中的一些主要内容的要点、难点 及发展动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