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第4章
群落的演替1883年火山爆发。1、描述群落演替的概念。
人教版必修三第4章Tag内容描述:<p>1、群落的演替,1883年火山爆发: 裸岩 几年后 小草 蜘蛛 1909年 202种动物 1919年 621种动物 1934年 小树林 880种动物,一.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裸岩阶段:无生物群落,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p><p>2、一 群落演替的类型和特点 1 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 原因 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 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3 类型 1 初生演替 概念 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 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 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实例 裸岩上的初生演替过程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 2 次生演替 实例 弃耕农田上的次生演替过程 弃耕农田 一。</p><p>3、第4节 群落的演替 一 选择题 1 以下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演替过程中某些种群数量可能减少 B 群落若不遭受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 就不会出现演替现象 C 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的方向演替 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D 沙丘上造林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解析 选B 演替过程中会发生优势种的取代过程 原来的优势种群在被取代的过程中 数量可能减少 群落的结构没有受到。</p><p>4、第4节 群落的演替 学习目标 知识概览 教师用书独具 1 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重 难点 2 举例说出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重点 3 应用群落演替知识解决退耕还林 还草 还湖等实际问题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 一 群落演替的概念和类型 1 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 类型 1 初生演替 概念 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 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 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p><p>5、第4节 群落的演替 基础题组 1 群落演替的一般过程是 A 裸地形成 生物侵入 定居及繁殖 环境变化 物种竞争 群落稳定和平衡 B 环境变化 裸地形成 生物侵入 定居及繁殖 物种竞争 群落稳定和平衡 C 裸地形成 生物侵入 定居及繁殖 物种竞争 环境变化 群落稳定和平衡 D 环境变化 裸地形成 物种竞争 生物侵入 定居及繁殖 群落稳定和平衡 解析 选A 环境变化是该群落演替的一个重要原因 使群落结。</p><p>6、群落的演替,1883年火山爆发:裸岩几年后小草蜘蛛1909年202种动物1919年621种动物1934年小树林880种动物,一.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裸岩阶段:无生物群落,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p><p>7、温故知新,1、什么是群落?2、群落的结构特征主要有哪些?,第4节群落的演替,【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群落演替的概念;2、举例说出群落演替的类型;3、举例说出群落的演替过程;4、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能力目标:运用图像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认同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和作用;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3,随着时间的推。</p><p>8、第1节 种群的特征 一 选择题 1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马是一个种群 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 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A B C D 解析 选D 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内蒙古草原上的马可能有多个物种 种群内的雌。</p><p>9、必修3 第2章 第4节免疫调节 班别 姓名 主备人 孙蒋兵 审核人 高二备课组 教学目标 1 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 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 关注爱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4 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 进一步探讨科学 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知识点预习 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 阅读课本35页 免疫系统的组成 完成下列问题 1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 通过免疫 机体能够识别 自己 排除 非己。</p><p>10、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 1 免疫器官 骨髓 胸腺 脾 淋巴结 扁桃体等 是免疫细胞生成 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2 3 免疫活性物质 抗体 淋巴因子 溶菌酶等 二 免疫系统的功能 1 非特异性免疫 1 组成 第一道防线 皮肤 黏膜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如溶菌酶 和吞噬细胞 2 特点 人人生来就有 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 2 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1 组成 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p><p>11、第3节 群落的结构 一 选择题 1 生长于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冷箭竹是大熊猫最主要的食用竹 此种竹子可成片生长为竹林 竹笋位于竹林最下层 幼竹位于中层 成年竹子位于最高层 竹林中不同地段上生长有不同密度的冷箭竹 冷箭竹稀疏的地方生长有较多的其他植物 从群落的空间结构的角度来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竹笋 幼竹 成年竹在垂直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 成片的竹林中不存在水平结构特征 C 竹笋。</p><p>12、第1节 种群的特征 1 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 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 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3 年龄组成有增长型 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 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4 出生率 死亡率和迁入率 迁出率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 5 种群的空间特征有三种类型 随机分布 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一 种群的概念。</p><p>13、第4节 免疫调节 学习目标 知识概览 教师用书独具 1 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 简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其关系 难点 3 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重点 4 了解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 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 1 免疫器官 1 组成 骨髓 胸腺 脾 淋巴结 扁桃体等 2 作用 免疫细胞生成 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2 免疫细胞 1 吞噬细胞 参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p><p>14、第1节 种群的特征 基础题组 1 下列描述属于种群的是 A 一块玉米田里的全部玉米 杂草 昆虫及其他生物 B 池塘和水库里的全部鲤鱼 C 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D 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 有翅和无翅的成熟蚜 解析 选D 种群强调的是一个区域 一个物种 一个群体 是指 同种 生物的总和 是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集合体 A项明显不符合 它包括了多种生物 B项不是一个区域 而是两个区域 C项中一块朽木上的全部。</p><p>15、第4节 免疫调节 基础题组 1 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 唾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细菌和接种牛痘预防天花 B 胃液呈强酸性 能抑制 杀死细菌和服用小儿麻痹糖丸 C 吞噬细胞摄取并处理抗原 D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皮肤的屏障作用均对多种病原体具有预防作用 解析 选D 接种牛痘预防天花 服用小儿麻痹糖丸 吞噬细胞摄取并处理抗原均属于特异性免疫 胃液抑制并杀死细菌 唾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细菌 皮肤的屏障作用均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