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编号:1362506]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兴奋点。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透镜》教学设计。学生活动。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精品教案。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通过学习活动。质量是指物体所含_________的多少。2.质量的单位是_________。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Tag内容描述:<p>1、学校 班级 姓名 装 订 线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月考试卷(本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题 号一二三四五合计得 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指出下列各种声现象,反映了声音的哪些物理知识:震耳欲聋是指 。尖叫刺耳是指 。悦耳动听是指 。隔墙有耳说明: 。(图1)(图1)2、2009年春晚的小。</p><p>2、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平面镜成像师:请组长给每位同学发一张小画片,同学们尽快地把它们拼成一幅完整的图片,能组成图片的6位同学即成为今天的一个合作学习小组.生:组长发给每位学生一幅图片中的六分之一部分,学生们快速地寻找另外的五个部分,然后组成一个合作学习小组.(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不同学生间的组合,可以扩大合作学习的面。)引入新课师:请各组的同学们观察画片:一幅是外观玻璃幕墙的建筑物;一幅是有倒影的桂林侗族的风雨桥;一幅是跳舞的女孩在练功镜前矫正姿态生:依次根据老师的介绍向同学们展示图片。师问:平。</p><p>3、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透镜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演示:用凸透镜会聚投影仪的光线,使纸片冒烟,每个小组有两个透镜,它们在形状上有什么不同?观察,动手活动、讨论。发言一、透镜: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凹透镜!2、 如何画出透镜?3、 完成:反馈练习一,思考、回答练习、订正二、透镜对光的作用(一)探究:一条光线,经过透镜,光路是怎样的?1、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明确器材和组装。2、根据猜想分组,明确研究任务。3、进行实验4、指导学生的汇报展示5、得出结论,寻找。</p><p>4、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精品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性实验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2、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教学重点1、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p><p>5、第六章质量与密度一、质量归纳整理1.自然界的各种物质都是由_________组成的,质量是指物体所含_________的多少,通常用字母_________表示。2.质量的单位是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常用的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是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天平的两臂长度相等,当两个盘中的物体的质量相同时,天平就会_________。4.托盘天平使用:放:把天平放在__________上。调: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____刻线处;调节横梁两端的_______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红线处。称:把被测物体放在__________,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向。</p><p>6、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 一、学习目标 1、能区分光源和非光源。 2、通过探究,归纳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3、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现象;列举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实例。 4、记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p>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相关PPT文档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