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1. 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方法。1.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如何确定发射后的火箭在空中的位置呢。从糖类的官能团微观探析糖类的结构特点。了解糖类的分类。理解糖类的化学性质。一、糖类的组成与分类。
人教版高中化Tag内容描述:<p>1、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律复习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递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归纳比较元素周期律。2自主探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教学重点: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元素周期律及其实质,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温故知新】1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p><p>2、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二节 糖 类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方法; 2. 掌握葡萄糖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3. 初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对映异构现象 学习重点:葡萄糖的化学性质,阅读与交流(P.79),1、什么叫糖? 2、什么叫单糖、低聚糖和多糖? 3、葡萄糖的存在和物理性质? 糖类: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不能再发生水解的糖叫做单糖。 低聚糖:能水解成较少分子单糖的糖。 多糖:能水解成多分子单糖的糖。,组成元素:C、H、O Cn(H2O)m,一、葡萄糖与果糖,1、葡萄糖: 2、果糖:,。</p><p>3、高二化学周末测试题(一)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反应为放热反应C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H0D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无关 3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C6H12O6(葡萄糖aq)6O26CO26H2OBCH3COOHKOHCH3COOKH2OCA+BC+D;H 0D。</p><p>4、阅读材料一】 要把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天,发射航天飞机、导弹都要用到火箭,如何确定发射后的火箭在空中的位置呢?这就需要钠蒸气来帮忙了。火箭发射后,在大气层高空释放出钠蒸气可产生明亮的橙黄色云雾,科学家据此就可确定火箭在空中的位置,还可以计算出火箭周围气体的密度。,【阅读材料二】原子能发电需要的一个重要装置即是原子反应堆。在原子的裂变过程中,由于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会使反应堆内的温度升得很高,因此就需要把热量导出,使反应堆冷却。充当导热剂(冷却剂)的就是钠与钾的合金(含20%50%的钠)。这种合金在室温下呈液态,具。</p><p>5、第二节糖类核心素养发展目标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糖类的官能团微观探析糖类的结构特点,了解糖类的分类,理解糖类的化学性质,掌握糖类的特殊性。2.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了解糖类在人体供能、储能等方面的作用,也要了解糖类的摄入和代谢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地搭配饮食。一、糖类的组成与分类1结构与组成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可分为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其组成大多以通式Cm(H2O)n表示,过去曾称其为碳水化合物。2分类根据糖类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糖类可分为(1)单糖:凡是不能水解的糖称为单糖。。</p><p>6、复习,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第一章知识结构,一.反应热 焓变,1,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叫做反应热, 恒压条件下又称为“焓变”,2、符号单位,H,KJ/mol,规定:,当H为“”( H0)时,为放热反应,当H为“”( H0)时,为吸热反应,3、影响因素,(1)反应物本性 (2)反应物的量 (3)反应物,生成物聚集状态 (4)反应程度 (5)测量条件,4、分类,(1)燃烧热,定义,Q(放)=n(可燃物)H,(2)中和热,定义,H+(aq) +OH-(aq)=H2O(l) H=-57.3kJmol -1,二.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表述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叫做热化学方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