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大营中学七年级历史分类复习 农业水利 我们学习了七年级历史上册 把你知道的有关农业的知识按下列表格写出来 时间地点 时期 作物名称 影响作用 工具 距今7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 长江流域 开始使用磨制石器 耒耜 我国。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Tag内容描述:<p>1、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 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 地图的方框叫做图幅。 (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大,范围小,内容详细;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简略)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符号)和注记(文字) 。 地图按比例尺划分为大、中、小三类比例尺地图。 (1) 大:1:10 万的地图 (2) 中:1:100 万的地图(1:10 万) (3) 小:小于等于 1:100 万的地图。 定向法 一般定向法 指向标定向法 经纬网定向法 指向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指向北方 经线指向南北,纬 线指向东西 使用地图 适用于无指向标, 无经纬网的地图 适用于有指向标的。</p><p>2、1、元谋人:170 万年,已经使用火,在云南元谋地区。 (长江流域) 2、北京人:70 万20 万年,不仅会使用火,还会管理火。长相还比较像猿,劳动在从 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3、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4、山顶洞人距今 1.8 万年。已经会刮磨和钻孔,学会了人工取火。 5、半坡聚落距今 6000 年,位于陕西半坡,最早种植粟,生产彩陶。 6、河姆渡聚落距今 7000 年,位于浙江余姚,最早种植水稻,生产黑陶。 7、河姆渡和半坡聚落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8、炎帝的贡献:改进农具,。</p><p>3、20132014 学年度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第卷(选择题 共 30分) 第卷共 15小题,每 题 2分 , 共 30分 。 每 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只 有 一 个 选 项 是 最 符 合 题 意 的 。 答案请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1歌星刘德华唱的中国人中有一句歌词说:“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 , 可见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你知道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来源于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松花江流域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能不能直立行走 B.会不会说话 C.会不会制造工具 D.会不会使用火 3据考古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p><p>4、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终检测题 1、581 年, 夺取 政权,建立隋朝,定都 ,他就是 。 2、 年,隋朝军队灭掉 最后一个朝代 ,南北重归统一。 3、 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在 、 、一带修建了许多大仓库, 储积了大量粮食、布匹。据史书记载,可以供用政府五六十年的开销。 4、 为了 ,于 年开通了隋朝大运河,它以 为中心,北达 (今 ),南至 (今 ),自北向南分为 、 、 、 四段, (历史作用)。 5、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与历史上的 相似。 6、618 年, 建立 ,定都 ,他就是 。 7、“房谋杜断”是指 和 。 8、 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p><p>5、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单元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时期的特点) 1、隋唐的建立、统一和灭亡 隋(581-618) 统一 589 1.南北重归统一 (1)581 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 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3)隋文帝改革内容:隋文帝在位时,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作用: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史称“开皇之治” 2.大运河的开凿(隋炀帝) 。 古人赞美大运河的历史功效说:“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p><p>6、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套) 【字体:小 中 大】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27459 更新时间: 2007-12-03 第 1 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通过看图“对比一下,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 ,培养我们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和探究 “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 哪些进步”,养成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p><p>7、初一历史习题 第一部分“温故” 1、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 ( )。 2、汉武帝时,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接受了( )的建议( )为了推行儒学 教育,汉武帝在长安设( ), 这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3、公元前( )年,汉武帝派大将( )、( )分别率精骑出击匈奴。在( )大败匈 奴,此后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抗衡了 4、汉武帝时,为了联络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 )年派( )第一次出使西域,( )年, 他第二次出使西域,汉朝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5、丝绸之路指的是中国。</p><p>8、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上复习提纲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元谋人: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发现于云南元谋县的元谋人,距今约 170 万年,生产生活情况是他们已 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 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发现意义: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北京人: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发现了北京人体形特征:保留了猿 的某些特征,能够直立行走(直立行走迈出了从猿到人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他们不便会使用 的是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还会打制粗糙的石器和木棒。</p><p>9、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初一历史下复 习提纲 第 1 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 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时间:589 年 思考:联系南北朝历史的特点,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 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 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 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 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 二、“开皇。</p><p>10、第 1 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1、隋朝的建立:581 年,杨坚(隋文帝) ,长安。隋朝的统一:589 年。 2、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3、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隋文帝的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4、大运河的开通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时间:从 605 年起。 三点:以 洛阳 为中心,北达 涿郡 (北京) ,南至 余杭 (杭州) ,全长 两千多公里 , 是 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 四段: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 五大水系: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 作用:大大促。</p><p>11、一、七年级下册历史材料分析复习题 1、材料一:(贞观年间)天下大捻,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二十九人。 东之东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必 资治通鉴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资治通鉴 请回答:材料一和二描述分别是谁统治时期的景象?答:唐太宗 唐玄宗 历史上把他们的统治时期分别称为什么? 答: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他们统治时期为对外交往做出贡献的是哪两位僧人,分别去了哪两个国家?答:鉴真 玄奘 日本、 印度 2、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p><p>12、七年级(上)历史期末复习卷 一、选择题: 1、有一远古人类:“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懂得 种植水稻。 ”依据描述,你认为这一远古人类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2、某台湾旅行团要来大陆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该去( ) A黄帝陵 B大禹陵 C秦皇陵 D中山陵 3、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朝。下面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B我国原始社会结束 C禅让制正式废除 D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 4、 “可怜赵军作坑魂,自此群雄不敢西。 ”说的是战国时的哪次战役( ) 。</p><p>13、第四单元测试题 1、 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1、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A、 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2、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句成语出现在()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3、西晋与以前哪个王朝有相似之处() A、西汉 B、东汉 C、三国 D、秦朝 4、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在光极 堂赐群臣发汉衣,对 30 岁以下仍操。</p><p>14、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 1 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 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2隋朝的统一 时间:589 年 二、隋文帝的统治(“开皇之治” ) 1.措施:(1)改革制度 (2)发展生产 (3)注重吏治 2.意义: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 三、隋朝大运河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根本原因: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河段: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 ,南至余杭(今杭州) 。 从北往南:永济渠、 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涿郡永济。</p><p>15、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题(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 1 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1、隋的建立:_______年,_______夺取_______政权,建立隋朝,定都_______。 他就是_______。 2、隋的统一:________年,隋朝灭_______,统一南北。_______统治后期,由于 _______,隋朝灭亡。 3、隋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帝从_______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_______。它以_______为中 心,北达_______(今_______),南至_______(今_______)。 5、长度及地位:全长_________多公里,是_____。</p><p>16、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14 课)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 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 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 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 败的原因。 重点 我国的原始人 类 难点 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课时 5 课时 课型 新。</p><p>17、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综合训练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结束西晋以来二百多年间分裂局面使南北重归统一的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祖 D.唐太宗 2.下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和使用的农具中,不直接使用人力或畜力为动力的是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曲辕犁 3.“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 材料反映的“和同为一家”是指 A.西汉与匈奴的关系 B.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C.北宋与西夏的关系 D.南宋与金的关系 4.有一名中国显要贵族,吃着波斯枣,看着中亚舞,以高丽参养身,诵。</p><p>18、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一.自主梳理回扣 1. 以少胜多的战役: 巨鹿之战:前 207 年.项羽大败秦军主力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官渡之战:200 年,曹操打败袁绍,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 的基础 赤壁之战:208 年,孙刘联军打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淝水之战:383 年,东晋打败前秦.影响:前秦瓦解,北方陷入割据混战状态;为东 晋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战役归纳: 牧野之战发生在周武王与商纣王之间;城濮之战发生在_____和 ______之间(晋楚 );淝水之战发生在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东晋 前秦) 秦朝兴衰的两次。</p><p>19、七年级下册动脑筋一览表 课时 动脑筋 探究活动 第 1课 繁盛 一时 的 隋朝 1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 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思路: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 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 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 济实力。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 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有前代开凿 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2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 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 思吗?再想一想,水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 什么重要? 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 食全靠大运河。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 。</p><p>20、2011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单元测试试卷 八 下 历 史 第 二 单 元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1956年 7月 13日,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这里驶下装配线 (见右图)。这是一个令亿万人民欢呼雀跃的日子。从此,结 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解放”这个由毛泽东命名的 中国第一汽车品牌开启了装备中国的历史航程。而这里就是 A.鞍山 B.上海 C.北京 D.长春 2.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p>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相关PPT文档
(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课件(第1221课)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12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2017人教版)课件
2016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ppt课件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10课ppt课件
历史第18课《三国鼎立》说课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上)
历史第18课《三国鼎立》说课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上)_1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导言课.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相关DOC文档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笔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一5课检测[试题][人教版]
人教版初一历史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材料分析复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综合训练测试题[1]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教案
人教版初一历史复习
人教版初一历史教案
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1、2单元知识结构
人教版初一历史第一课教案
2018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初一历史总结人教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作业与检测(第15——22课) .doc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doc
新课标人教版七下历史第一单元检测试题.doc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习题(B卷)[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习题(C卷)[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b卷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5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7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无答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含答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无答案新人教版3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1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