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编号:205364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人教版七年级上文言文复习。1、果大亡其财( ) 驱之别院( ) 而内自省也( ) 父子相保( ) 差可拟( ) 松柏之后凋也( ) 2、项为之强( ) 徐喷以烟( )怡然称快(。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童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Tag内容描述:<p>1、初中语文课内七年级上册古诗文积累习题一根据要求写出诗句1“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2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3 ,谁家新燕啄春泥。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行 ”4,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6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7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诗后禅师)8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9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10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11无可奈何花落去, 。。</p><p>2、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一、解词。1、期行: 相约同行 2、期:约定 3、期日中: 相约时间是中午 4、日中:正午时分5、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6、乃至: (友人)才到 7、乃:才至:到 8、时:当时 9、戏;玩耍 10、不:通“否” 不 11、尊君:对别人。</p><p>3、人教版七年级上文言文复习一、文学常识:童趣论语山市世说新语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的作者字号、朝代、作品、评价。二、解释重点字词的意思:1、果大亡其财( ) 驱之别院( ) 而内自省也( ) 父子相保( ) 差可拟( ) 松柏之后凋也( ) 2、项为之强( ) 徐喷以烟( )怡然称快( ) 果如鹤唳( ) 吾日三省吾身( ) 人不知而不愠( ) 诲女知之乎( )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怠( ) 恒不一见( ) 始悟为山市( ) 士不可以不弘毅( ) 连亘六七里( ) 或凭或立( ) 人烟市肆( ) 下车引之( ) 不筑( ) 倏忽如拳如豆( 。</p><p>4、七上文言文复习要点一、给下列字注音(20空,每空0.5分)唳( )砾( )愠( )罔( )殆( )诲( )凋( )冥( )甍( )垣( )亘( )睥( )睨( )黯( )倏( )骤( )遽( )堕( )髀( )跛( )二、文学常识:(27空,每空0.5分)1、童趣选自 ,作者 , 代 家。2、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孔子,名 ,字 , 时鲁国人,我国古代著名的 家, 家。3、山市作者 ,字 ,别号 ,世称。</p><p>5、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七年级上册:童趣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项为之强项:颈,脖颈。强:通“僵”,僵硬。2、徐喷以烟:徐,慢慢地。以:用3、果如鹤唳云端果,果真,果然。唳:鸟鸣4、以从草为林林,树林5、兴正浓兴:兴,兴趣6、方出神方:方,正7、鞭数十,驱之别院鞭:用鞭子打,抽打。 驱:赶8、必细察其纹理细:仔细。察,观察9、昂首观之昂:抬。 首:头。之:它,代蚊子10、为之怡然称快怡然:愉快的样子二、译句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答、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2、昂首观。</p><p>6、一、童趣 沈复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p><p>7、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童趣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项为之强:颈,脖颈。强:通“僵”,僵硬。2、徐喷以烟:徐,慢慢地。以:用3、果如鹤唳云端果,果真,果然。唳:鸟鸣4、以从草为林林,树林5、兴正浓:兴,兴趣6、方出神:方,正7、鞭数十,驱之别院鞭:用鞭子打,抽打。 驱:赶8、必细察其纹理细:仔细。察,观察9、昂首观之昂:抬。 首:头。之:它,代蚊子10、为之怡然称快怡然:愉快的样子二、译句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答、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答、3、神定,捉吓蟆,鞭数下,驱之别院答、三、阅读全文,回答。</p><p>8、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文学常识连线 童趣 刘安 春秋 论语十则 韩非子 战国末 山市 刘义庆 西汉 智子疑邻 沈复 南朝宋 塞翁失马 蒲松龄 清 世说新语两则 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 文学常识连线 童趣 刘安 春秋 论语十则 韩非子 战国末 山市 刘义庆。</p><p>9、论语十二章 复习题 一 文学常识填空 1 论语 是 经典著作之一 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 语录体为主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 与 并称 四书 共二十篇 2 孔子 公元前551 公元前479 名 字 时期 人 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 家 学派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 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 不亦说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