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数学
12有理数第1课时有理数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2能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3了解0在有理数分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会把所给的各数填入它所在的数集图里教学难点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讨论交流现在同学们都已经知道除了我们小学里所学的数之外还有另一种形式的数即负数大家讨论一下到
人教版七上数学Tag内容描述:<p>1、1 2 有理数 第1课时 有理数 教学目标 1 理解有理数的意义 2 能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 3 了解0在有理数分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会把所给的各数填入它所在的数集图里 教学难点 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讨论交流 现在 同学们都已经知道除了我们小学里所学的数之外 还有另一种形式的数 即负数 大家讨论一下 到目前为止 你已经认识了哪些类型的数 二 合作交流。</p><p>2、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 一 内容和内容解析 内 容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正数和负数 第一课时 内容解析 正数和负数是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后上的第一堂数学课 课本开宗明义指出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当我们在生产 生活 科研中遇到数的表示和数的运算的问题时 我们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无法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于是自然地要求进行数的扩充 依据互为相反意义的量引我们入了负数的概念。</p><p>3、正数 定义 比0大的数叫正数 1 positive number 大于0的数 若一个数大于零 0 则称它是一个正数 正数的前面可以加上正号 来表示 正数有无数个 其中分正整数 正分数和正无理数 几何意义 正数的几何意义 数轴上0右边的数叫做正数 负数 任何正数前加上负号都等于负数 负数比零 正数小 在数轴线上 负数都在0的左侧 没 有最大与最小的负数 所有的负数都比自然数小 比零小 0 的数 用负。</p><p>4、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进行熟练的运算并联系实际解决简单的的实际问题 能利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发展 观察 归纳 猜想 验证等能力 3 情感与价值目标 在探索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态度 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习惯 学情分析 因为学生在小学的学习里已经接触过正数和0的乘法 对于两个正数相乘 正数与0相乘的情况学生已经掌握 同时由于前。</p><p>5、1 1 正数和负数 1 教学目标 1 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 分数 包括小数 的知识 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 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 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难点 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一 新课导入 你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 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 下面我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 我叫 身高169cm 体重74 5kg 今年。</p><p>6、1 1 正数和负数 2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数 零 的意义的探讨 进一步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 利用正负数正确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规定了指定方向变化的量 3 进一步体验正负数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广泛应用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深化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 知识重点 正确理解和表示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知识回顾与深化 回顾 上一节课我们。</p><p>7、【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2.4绝对值 第 2 课时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第 3 页 共 4 页 1.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绝对值的概念,能说出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 2. 能熟练运用法则结合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特别是应用绝对值概念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能利用数轴对多个有理数进行有序排列。 3. 能正确运用符号“”“”“”“”写出表示推理过程中简单的因果关系 (二)过程方法 经历由实际问题总结归。</p><p>8、第 2 课时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及运用 5 3222 (6 4 )(5 )(2 )11(3) 533 第 2 页 共 2 页 1. 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并能熟练的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重点) 2. 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的过程,体验探索归纳的数学方法 8. 方法总结:合理地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化在进行多个有理数相加时,在下列情况下一般可以用加法交换律和 一、情境导入 宋国有个非。</p><p>9、14.2有理数的除法 第 1 课时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解答 第 3 页 共 3 页 1. 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除法运算; (重点) 2. 通过学习有理数除法法则,体会转化思想,会将乘除混合运算统一为乘法运算(难点) 解:(1)(15)(3)(153) 5; 11 (2)12( )(12 )48; 44 (3)(0.75)(0.25。</p><p>10、第 2 课时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号,要作为这一项的符号读出正负来,式子 第 4 页 共 3 页 1. 会把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 2. 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及其运算顺序;(重点) 3. 能根据具体问题,适当运用运算律进行简化运算(难点) 中的符号就读作加或减 解:(13)(7)(21)(9) (32)13721932. 读法:负 13、正 7、负 21、负 9、正 32。</p><p>11、1.4.2有理数的除法 第4课时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掌握有理数加、减、乘、除运算的法则及运算顺序,能够熟练运算. 教学重难点:如何按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而合理地进行计算.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观察式子(-)里有哪种运算,应该按什么运算顺序来计算较简便?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引导首先计算小括号里的减法,然后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乘除运算。</p><p>12、第 2 课时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及运用 第 4 页 共 3 页 1. 会确定多个因数相乘时积的符号, 并会用法则进行多个因数的乘积运算; (重点) 2. 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能利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化计算(难点) 一、情境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下面我们做几道题计算下列各题,并比较它们的结果: 1(7)8 与 8(7); ( 2)( 6)5 与( 2)( 6)5。</p><p>13、1.4.1 有理数的乘法 第2课时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及运用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并能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有理 数的乘法运算,使之计算简便. 教学重难点:熟练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想一想上一节课大家一起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掌握得较好.那在学习过程中,大 家有没有思考多个有理数相乘该如何来计算? 做一做。</p><p>14、1.3.2有理数的减法 第2课时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理解为加法运算. 教学难点:把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直接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竞赛活动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20)+(+3)-(-5)-(+7) (-7)+(+5)+(-4)-(-10)。</p><p>15、1.2 有理数 1.2.1 有理数 5 6,故选项 42 C 错误;负分数包括 ,4 , 53 1. 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0.05,故选项D 正确故选D. 分类方法;(重点)方法总结: 当有理数只含有单个符号 2. 会把所给的有理数填入相应的集合;时,带负号的数即为负数然后再区分是整 (难点)数还是分数 3. 经历对有理数进行分类探索的过程,探究点二:有理数的分类 初步感受分类讨论的数。</p><p>16、13.2有理数的减法 第 1 课时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第 3 页 共 2 页 1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重点) 2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技能 一、情境导入 北京天气预报网每天实时播报天气情 况,它会告诉我们各个城市的天气状况和气温变化下图是 2015 年 1 月 30 日北京天气预报网。</p><p>17、第 2 课时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第 2 页 共 2 页 1. 掌握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重点) 2. 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并能正确地使用“”或“<”号连接;(重点) 3. 能初步进行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推理和书写(难点) 因为在数轴上右边的数大于左边的数, 11 所以3.51 0 45. 22 方法总结:此类问题是考查有理数的意义以及数轴的有关知识,正确地画出数轴是 解决本题的关键 一、情。</p><p>18、22整式的加减第 1 课时合并同类项第 3 页 共 2 页1. 使学生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 ,会识别同类项;重点2. 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重点,难点含有 x 和 y,且 x 的指数都是 2,y 的指数都是 1;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