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编号:12120290]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
——【唐】杜牧《山行》。——【宋】周密《西塍废园》。——【唐】杜牧《秋夕》。《山行》一诗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会写7个字。3、培养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背诵古诗。古诗的理解。教学课时。教学课时。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4.《山行》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Tag内容描述:<p>1、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同步拓展新人教版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唐】刘禹锡秋词2、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宋】张炎清平乐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唐】杜牧山行4、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宋】周密西塍废园5、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杜牧秋夕6、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唐】孟浩然宿建德江7、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唐】来鹄偶题二首8、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9、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p><p>2、山行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教材分析:山行一诗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练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我们可以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所以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教学目标:1、 学习古诗山行,感受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2、有。</p><p>3、4.赠刘景文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7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熟练背诵,体会诗人对刘景文的情谊。3、培养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认字写字;背诵古诗。2、难点:古诗的理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1、 谈话导入1. 喜欢秋天吗?你能用一些词语来说说你所看到的秋天的景色吗?2.从你们的话中,我感到大家都很喜欢秋天。古人也很喜欢秋天,他们常常吟诗作词来赞美秋天。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赠刘景文,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两次。3.介。</p><p>4、4.夜书所见【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送、挑”两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难点:感受诗人由郁闷转为些许开心的心情变化过程。【新知预习】一、标出加点字的读音。挑促织 ( ) 萧萧( )( )2、 夜书所见是( )代( )写的。3、 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萧萧:_____________________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织:_____________________篱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探究】夜书。</p><p>5、4.山行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这首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2.通过想象,感受诗中美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3.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感悟、体会古诗的意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知人论世1.同学们,昨天老师布置了大家去搜集杜牧的资料,并且动手做一张资料卡片,现在拿出你做的卡片,我们来交流一下,你都对诗人有哪些了解?2.你们真是勤动手动脑的好学生,除了教科书,还有许多途径能帮助我们获得更丰富的知识。你们会读古诗吗?课前都预习了山。</p><p>6、4 古诗三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秋天是美丽的,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赞美秋天、描绘秋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古人眼中的秋天吧!,新课导入,作者简介: 杜牧(803-853),字牧之,号樊川居士。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资料宝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资。</p>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相关PPT文档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