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教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长方体 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让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意义。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Tag内容描述:<p>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教材第23、第24的内容及练习六第16题。1.让学生在操作、观察活动中,通过自主探索,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及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3.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互助学习的精神。重点: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迅速确定每个面的长和宽,这也是正确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关键。 长方体和正方体。</p><p>2、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表面积的定义:长方体或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表面积。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且会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积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实践能力,演绎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他们旺盛的求知欲望。2、过程与方法:1)知识产生的过程: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或跟表面积有关的问题。</p><p>3、08长方体的认识p27一、说教材我首先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长方体的认识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的。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本节课的内容是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2、 学情在低年级,学生已经对简单的几何体有了感性认识,并且还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学生已经能从大量的素材中找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素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能够运用。</p><p>4、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计划一、教学内容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三、教学重难点:表面积与体积概念。</p><p>5、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集体备课塔洋镇中心小学 王小端教学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容积和容积单位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2、 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 m3、1 dm3、1 cm3以及1 L、1 ml的实际意义。 3、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p><p>6、长方体和正方体 整理与复习,庄禾集小学 马成虎,长方体 正方体,本单元知识梳理,6,完全相同,12,长度相等,8,6,都相同,12,都相等,8,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6 个,12 条,8 个,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6个面都是正方形,相对的两个面的面积相等,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2、分别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容器所能容纳物体体积的大小,S长=2ab+2ah+2bh =(ab+ah+bh) 2,S正=a26,V长abh,V正。</p><p>7、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可能有 两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长方体有12条棱,每相对的4条棱相等 (按照相等的棱长可分为3组),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顶点。长方体有8个顶点。,相交于同一顶点的棱不相等,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以同一顶点上的长,宽,高为一组,可分为4组。,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顶点。长方体有8个顶点。,相交于同一顶点的棱不相等,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以同一顶点上的长,宽,高为一组,可分为4组。,长,宽,高,长,宽,高,长,宽,高,长,宽,高,长,宽。</p><p>8、长方体和正方体 整理与复习,长方体 正方体,本单元知识梳理,1、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6,完全相同,12,长度相等,8,6,都相同,12,都相等,8,棱长总和公式,长方体棱长总和公式=,(长+宽+高)4,正方体棱长总和公式=,棱长1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6 个,12 条,8 个,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6个面都是正方形,相对的两个面的面积相等,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1)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填空(填正方体或长。</p><p>9、第三单元测试班别: 姓名: 一、 填空题。(20分)1、873毫升=( )升 790立方分米=( )立方米 1.2立方米=( )立方厘米 354毫升()立方厘米2、长方体或正方体( )个面的( )叫做它的表面积。 3、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的( )。4、长方体与正方体都有( )个面,( )个顶点和( )条棱。正方体是( )的长方体。5、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3分) 电视机的体积约50( ) 指甲盖的面积约1( )一瓶色拉油约4.2( ) 一个铅笔盒的体积大约是400()一颗糖的体积约2( ) 一个苹果重50( )6、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表面积。</p><p>10、第三单元自测卷时间:6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第一部分 知识与技能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8分)1、长方体有( )个顶点;有( )条棱,可以分成( )组;有( )个面;( )的面是完全相同的;( )棱长度相等。正方体是由( )围成的立体图形。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分米,它的棱长总和是()分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分米。长方体的长为7cm,宽为5cm,高为3cm,它的棱长总和是( )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500cm = _____ dm= _____ L 960 ml= _____ L= ___。</p><p>11、长方体、正方体提高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_(注意:字体写工整,分版块书写)(1)王老师做了一个长方体教具,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高是4厘米,这个长方体教具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用一根48厘米长的铁丝焊接成一个正方体模型,这个正方体模型的棱长是多少厘米?(3)一个正方体木块,把它锯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后,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小32平方厘米。求原正方体的体积。(4)一个长方体的长和宽相等,都是4厘米。如果将高去掉2厘米,这个长方体就成为一个正方体,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p><p>12、长方体正方体单元测试卷姓名: 学号: 预测分数: 分数: 名次:一、“认真细致”填一填:(30分)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每个顶点都有( )条棱相交。2、物体所占( )叫做物体的体积。3、2.1 m3=( )dm3 2040 cm3=( )dm34.5 L =( )ml 0.5 L =( )dm3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4cm,它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5、一个长方体长5dm、宽4 dm、高2 dm,它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6、1dm3的正方体可以分成( )个1cm3的小正方体。如果把这些小正方体排成一行,一共长( )。7、焊接。</p><p>1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意义,初步学会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力目标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和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重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意义难点学会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教 学 预 设个 性 修 改目标导学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创境激疑一、复习口答:长方体。</p><p>14、长方体和正方体 整理与复习,长方体 正方体,本单元知识梳理,6,完全相同,12,长度相等,8,6,都相同,12,都相等,8,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6 个,12 条,8 个,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6个面都是正方形,相对的两个面的面积相等,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2、分别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容器所能容纳物体体积的大小,S长=2ab+2ah+2bh =(ab+ah+bh) 2,S正=a26,V长abh,V正=a3,长方体、正方体。</p><p>15、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时练习题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一、 基础大本营 1.长方体有( )个顶点,有( )条棱,有( )个面。 由一个顶点引出的3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p><p>16、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 教案 教学内容 小学人教课标版数学第十册第33页至34页和练习六第1 3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 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初步学会长方体表面。</p><p>17、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牌坊小学 王万武 第1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例1 教学目标 1 通过拼摆 找出规律 总结出体积公式 2 会运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 正方体的体积 3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 探索新知的思维。</p><p>18、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作业设计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 基础大本营1.长方体有( )个顶点,有( )条棱,有( )个面。由一个顶点引出的3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 )和( )。2. 正方体是由( )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 )。正方体还叫( ),它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