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下册[编号:21057030]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下册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本单元涉及到的因数、倍数、质数、合数以及第四单元中的最大公因数、最小。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下册Tag内容描述:<p>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编写单位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 编写依据 以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 标准 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p><p>2、八 总复习 第一课时 因数与倍数 复习内容 因数与倍数的含义 2 5 3的倍数的特征 质数和合数的含义 复习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 掌握因数 倍数的特征 能写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2 掌握2 5 3的倍数的特征 能利用特征解决一些问题 3 进一步理解质数和合数的含义 并能正确判断 4 通过复习 能发现不懂的地方 并加以改正 复习过程 一 知识梳理 1 因数与倍数 1 什么是因数。</p><p>3、综合应用 一 粉刷围墙 教学内容 教材第58至59页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活动 巩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 通过活动 使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合理方案 3 通过活动 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能力 以及统筹的能力 教学过程 1 学校的围墙要重新粉刷 我们一起来制定一个粉刷方案 2 准备工作 1 先确定粉刷的面积多大 用皮尺去测量围墙的长 宽 高 并计算出需要粉刷的面积 2 找粉刷外墙的2人 通过。</p><p>4、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第一课时课题: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64页以及第63页的第1-6题。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操作使学生知道分数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的。2.在正确认识单位“1”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应。</p><p>5、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教学内容:轴对称、旋转、欣赏设计。教材分析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在此基。</p><p>6、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教学内容:因数和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分析本单元让学生在前面所学的整数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本单元涉及到的因数、倍数、质数、合数以及第四单元中的最大公因数、最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