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 农业。1、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怎样发展变化。课程标准 1、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2、认识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专题一古代中国的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Tag内容描述:<p>1、,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国现代史(1949-今)发展线索,1949,1956,1966,1976,1978,过渡时期,曲折发展十年(全面建设十年),十年文革,两年徘徊,新中国成立,三大改造完成,十一届三中全会,转折,新时期今,十四大“南方谈话”,1992,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年代,20世纪5070年代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p><p>2、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自我测评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案提示:(1)在原始阶段经历了“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方式。(2)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耕作方 式是小农户的个体经营。长期以来,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3)赋税和徭役繁重,压抑了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进而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4)土地高度集中,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激化,民众 暴动不断发生。(5)历朝历代的水利兴修防御了自然灾害,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自我测评 在地图上标示出定窑、钧窑、景德。</p><p>3、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及试卷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纸上。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第卷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每小题列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司马迁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p><p>4、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八检测题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是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欧洲联盟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2、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起飞的主要条件,不包括A、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B、对经济实行宏观管理C、积极发展转口贸易D、工业布局基础良好3、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共同原因是政府采取宏观调控政策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充分利用科技成果加强国际经济联系A B、 C、 D、4、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联。</p><p>5、宝鸡高新实验中学历史必修2专题一试题(满分100分 共60分钟)命题人:王红刚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古代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A商人缴纳的赋税 B农户缴纳的赋税C手工业者缴纳的赋税 D对外贸易的收入2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耜耕 B石器锄耕 C火耕 D铁犁牛耕 3小农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井田制的瓦解 B铁犁牛耕的普及 C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 D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4“女吸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不能反映的是( )A自耕农经济的封闭性 B自耕农经济的完善性C自耕农经济的保守性 D。</p><p>6、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考试试题第一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 )A耕作方式的进步 B土地制度的变化C手工业的进步 D赋税制度的变化2.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A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B英国对华商品输出C西方列强控制中国海关D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途径是( )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投资近代工矿企业部分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外商在通商口岸投资建立工厂ABCD4.中国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出现于。</p><p>7、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试题第一部分 选择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60分) 1.黄梅戏天仙配中七仙女的唱段你耕田来我织布反映了中国古代:A.农业的基本特点之一 B.手工业的基本特点之一C.商业的基本特点之一 D.重农抑商的基本特点之一2.下列有关汉代工商业管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实行抑商政策 B.关税的数额相当高C.允许盐铁私营 D.对市严格管理3.我国古代的纺织原料最早是用: 麻 葛 蚕丝 棉花A. B. C. D. 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中的近代的含义主要是指:A.使用机器进行生产 B.产生于中国近代历史时期C.由。</p><p>8、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P5(1)原始阶段 采用“刀耕火种”。(2)春秋战国时期 采用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形成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3)汉代 牛耕逐渐普及到全国,铁制农具数量大增。出现播种工具耧车、耦犁、一牛挽犁。(4)唐代 出现曲辕犁,可控制耕土的深浅。附:铁犁牛耕方式推广的影响:提高农产品亩产量,是农业动力的革命,使农业生产力得到飞跃性提高。促进一家一户的小农个体经济和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产生、发展。2.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P6(1)商周。</p><p>9、曲折发展 19C70年代前后 1895年 1912年 1919年 1927年 1936年 1949年 时间 民族工业发展水平 问题探究: 依据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总体趋势? 民族工业发展示意图 Date 近代民族近代民族 工业的曲工业的曲 折发展折发展 * 1、了解近代民 族工业业曲折发发 展的主要史实实 2、探讨讨影响中 国资资本主义发义发 展的主要因素 1掌握“外国资资本”“民族资资 本”“官僚资资本”等历历史词汇词汇 的准确含义义,中国资资本主义义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产产生和发发 展的表现现 2理解民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 反对对三 座大山的原因,。</p><p>10、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专题三 第3课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专题三 整体感知2 知识梳理3 合作探究4 拓展深化5 随堂演练6 强化作业 7 情境导入1 情 境 导 入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 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 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 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中国 ,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你展 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 天。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 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 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p><p>11、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四 第2课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专题四 整体感知2 知识梳理3 合作探究4 拓展深化5 随堂演练6 强化作业 7 情境导入1 情 境 导 入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哼哈二将是以千里眼 、顺风耳而为人所知的神仙,哼将生就一双 千里眼;哈将长有一对顺风耳,他们神通广 大。1882年,出生在西方的“顺风耳”来到了 中国,人们见到了现实中的“神仙”,它就是 电话。鸦片战争后,中国在交通通讯方面有 哪些新的变化? 整 体 感 知 本课第一目“交通工具的更新”和第二目“邮电 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分别讲述近代以来中国 社。</p><p>12、历史必修二:经济模块,必修模块的专题研究之二,第一部分:历年会考试题分析 (2007年2010年),一、总体分析 二、主观题分析,一、历年会考试题分析 (2007年2010年),内容、题型、分值,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007年4分、2008年6分、2009年6分、2010年4分,以选择题为主,2008年在主观题中出现,以改错题的形式呈现,仍限于对基础知识识记层面的考查;分值分布每年相对稳定。,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每年均有题目出现,2007年、2008年、2009年均为2分,2010年4分,均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分值分布每年保持稳定。</p><p>13、必修第二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a a)神农氏时代: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出现原始农业-“刀耕火种”;春秋战国时期:采用 农具和 技术;汉朝: 农具和 技术逐渐普及,曲柄锄、大镰、耦犁、一牛挽犁、铁铧犁等得到推广。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中国农耕技术长久没有进步。(2)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a a)战国:李冰主持的 和郑国主持的 工程,关中农民创造“ ”,现流行于 地区;东汉: 治理黄河。(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a b)基本特点:以 为主的农业经。</p><p>14、猜猜我是谁?,现在知道了吧,和旁边两位相比,兄弟我也算是一表人才吧,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原名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朱加施维里。他出生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20岁的时候,就成为了一位职业革命家。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从此成为列宁的支持者。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这个名字足以震撼世界 有人说他是个残暴凶狠的魔鬼 有人说他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暴君 有人说他是十恶不赦的历史罪人 也有人把他视为天之骄子,扭转整个世界的历史巨人 他是英勇无畏的,又是冷酷无情的,返回,他接过的是一个。</p><p>15、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的世界,1、过程: :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1)关贸总协定成立: 19471948年,英、法、美、中等,(2)世界贸易组织成立1994年,“乌拉圭回合”谈判,1995年正式建立总部设在日内瓦,2、宗旨、原则:,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的原则的实施,达到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3、意义: (1)标志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 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开始 (2)世界贸易更加自由、有序 (3)经济全球化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入世的历程 (1)1947年,中国参与签定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创始员之一,。</p><p>16、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P5(1)原始阶段 采用“刀耕火种”。(2)春秋战国时期 采用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形成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3)汉代 牛耕逐渐普及到全国,铁制农具数量大增。出现播种工具耧车、耦犁、一牛挽犁。(4)唐代 出现曲辕犁,可控制耕土的深浅。附:铁犁牛耕方式推。</p><p>17、专 题 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一)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世界市场雏形形成(15世纪末16世纪初) (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世界市场得到拓展(16世纪初19世纪) (三)“蒸汽”的力量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 (四)走向整体的世界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新航路的开辟,分散的世界文明,五大文明摇篮 五大区域文明 西亚两河流域 北非尼罗河流域 南亚印度河流域 东亚黄河长江流域 南欧爱琴海沿岸,美洲大陆的印第安文明,特点: 地域性、独立性、。</p><p>18、某外国专家评委对它的评价: 我一直在寻找这样的一个图案,那就是当世界另一端的人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这是中国的,能传达出基于悠久历史传统沉淀之上的现代感 。,书法、篆刻,中国古代的艺术,第二课,1、汉字的起源与演变,中国文字在何时出现?以何为证?,仓颉,甲骨文,一、线条的世界书法艺术,中 国 的 古 代 艺 术,鼠,牛,虎,兔,猴,羊,马,蛇,龙,狗,鸡,猪,看看下面甲骨文是哪个文字?,“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和甲骨文相比, 脱去板滞,且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了。,书法的主要字体及特点:,字体,特点,创立或成熟。</p><p>19、必修2回顾总结,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 农业: 1、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怎样发展变化?它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什么? 2、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是?后来有何变化?(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制度的变化?) 3、中国水利:水利工程举例。 4、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手工业 1、古代中国有哪几种手工业经济形态? 2、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产生于何时?为什么欧洲人称中国为“丝国”? 3、古代青铜铸造工艺水平最高峰是何时?例举一些重要的代表作? 4、人工冶炼铁器始于何时?生铁冶炼使用煤作燃料始于何时?生铁冶炼鼓风形式发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