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性惊厥课件
热性惊厥研究的若干进展 概 述 •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FS)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 形式。发病率2%~5% •发病年龄多在6个月~3岁。热性惊厥的临床诊治。热性惊厥(FS)以往又称高热惊厥。是小儿惊厥中最常见的原因。小儿惊厥。全身或局部肌群突然发生痉挛。由于咽喉肌抽搐。热性惊厥。小儿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课件Tag内容描述:<p>1、热性惊厥研究的若干进展 概 述 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FS)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 形式,发病率2%5% 发病年龄多在6个月3岁,高峰是18个月左右;6岁 后不常见 FS大多由于各种颅外感染性疾病引起,以上呼吸道感 染最为多见 概 述 FS对大脑有无损伤、是否予以预防用药是临床医师和 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外对FS做了较多的研究,并有了一些新 的认识,现简介如下 一、FS的定义和分型 FS的定义 目前对FS的定义尚未完全统一,世界抗癫痫协会( 1993年)将FS定义为 C发病前没有无热惊厥且大于1个月的患儿出现的与热 性疾病相关的惊厥,。</p><p>2、热性惊厥的临床诊治,武清区人民医院,-,简 介,热性惊厥(FS)以往又称高热惊厥,系儿童时期发热所诱发的惊厥,是小儿惊厥中最常见的原因,有明显年龄依赖性和自限性,绝大多数儿童6岁后不再发作,病程呈良性经过。FS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也是儿科常见门诊、急诊疾病和急诊住院最多的病种之一。,2019,-,2,FS的定义,至今尚未完全统一,目前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的FS定义主要有2个:一是1980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FS共识将其定义为年龄3个月一5岁儿童发生的惊厥,伴有发热,但无颅内感染和其他引起抽搐的原因,并排除既往无热惊厥。</p><p>3、小儿惊厥,人民医院,惊厥的表现,全身或局部肌群突然发生痉挛,松弛交替,或强直性收缩。局部以面部为突出,双眼凝视,发直或上翻,瞳孔扩大。同时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由于咽喉肌抽搐,而致口吐白沫,喉头痰响,甚至窒息。呼吸肌抽搐可致屏气,发绀。膀胱,直肠肌,腹肌抽搐可致大小便失禁。严重抽搐可致舌咬伤,肌肉关节损伤。惊厥每次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大多在5-10分钟以内。发作后肌肉软弱无力,嗜睡,醒后乏力。严重持续惊厥大于10-30分钟,或频抽期间无清醒称为惊厥持续状态,期间清醒称为惊厥连续状态。有时可以出现暂时性瘫痪(To。</p><p>4、热性惊厥,河南理工大一附院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孟丽萍,1,概述,热性惊厥(FS)是儿科常见病,患病率约为2%5%。 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也是儿科门诊常见急症之一。 发病机制不明。 临床认识误区。,定义,本病既往也称“高热惊厥”。 对于惊厥时体温的界定并未统一,惊厥也可发生在低热时,对于热性惊厥目前缺乏统一的定义。 1993年国际抗癫痫联盟的定义:发生在大于1月龄的婴儿及儿童,与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其他发热性疾病有关,患儿既往无新生儿惊厥及无诱因惊厥病史,并且没有引发惊厥的急性病因。本定义提示热性惊厥的诊。</p><p>5、小儿热性惊厥,无锡 程琢教育 徐韫瑜,什么是惊厥,通常是指大脑神经元突然大量的异常放电而使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的不自主收缩。受累肌群表现为暂时性强直或阵挛性抽动,伴或不伴意识障碍。,急性疾病中的惊厥 伴随急性病的出现而出现,好转而消失 是儿科临床一种常见症状,惊厥的临床表现,眼球转动,双眼直视或上翻,面色潮红; 眼部、面部、手足部肌肉微微抽动,随后逐渐扩散到其他部位; 有的小儿惊厥时有头痛、烦躁、喷射性呕吐、嗜睡,甚至昏迷; 不省人事,眼球固定或上翻、斜视、头转向一侧或后仰、口吐白沫、面或手部肌肉强直或时不时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