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维新的
华中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民族性与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教育 姓名。对高中教材《日本明治维新》的几点疑问与建议。中国给日本的赔款按当时的日元计算。在促进日本社会发展的同时。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俄国改革前面临着严重的农奴制危机。日本则不仅有国内危机。日本在改革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幕府统治的严重阻碍。
日本明治维新的Tag内容描述:<p>1、明治维新的局限性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给日本的赔款按当时的日元计算,加上利息,共计3.6亿日元,这相当于当时日本4年的国家预算额。它按照军事费用84.7%,皇室5.5%,教育基金2.8%及其他部分来分配。这笔款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壮大了日本的军事实力,巩固了天皇制,发展了教育,在促进日本社会发展的同时,又促使其进一步加紧侵略扩张。</p><p>2、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1)不同点:背景不同:俄国改革前面临着严重的农奴制危机,没有民族危机;日本则不仅有国内危机,而且面临着外国侵略的民族危机。前提不同:日本在改革前,武装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为维新改革扫清了障碍;俄国在改革前没有发生内战。内容不同:俄国改革以废除农奴制为主;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以学习西方为主。(2)相同点:时代相同:都发生在19世纪中期的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性质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结果相同:都走上了资。</p><p>3、82 明治维新的举措【知识结构】一、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幕府统治的严重阻碍。2、阶级:人民抗争使幕府统治面临严重危机。3、民族危机:佩里叩关(“黑船来航”)打破了日本社会闭关锁国的封闭状态。4、政治:幕府的腐朽统治遭到日本社会各阶层的反对。5、倒幕运动的胜利为维新的开展提供了政治保障;6、西方对中国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抗,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二、施政纲领:五条誓文;1、五条誓文:2、政体书:三、维新内容;(一)政治上:破除旧政治体制。1、目的:2、主要内容:1)。</p><p>4、第八章 日本明治维新,第一节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社会,江户,德川家康,将军,刽子手,转业,年贡,赋税,等级制度,资本主义,资产阶级,武士,大盐平八郎,幕府,下级武士,西式,租税,工商业,西学,日美亲善条约,锁国令,佩里,殖民地,日美修好通商条约,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