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锐器伤的预防

锐器伤实际上是职业暴露其中的一类。锐器伤的预防及处理。锐器伤的预防及处理。1.锐器伤的原因 2.锐器伤的预防 3.锐器伤的处理。1.锐器伤的原因 2.锐器伤的预防 3.锐器伤的处理。医护人员的锐器伤害是指在工作中被针头、手术器械、玻璃制品、医疗仪器设备。

锐器伤的预防Tag内容描述:<p>1、锐器伤的预防措施:1、手套的使用,单层手套,减少50%的血量;双层手套,减少95%的血量,感染率下降87%2、注射针头:禁止双手回套针头,主张单手套针操作法,设立传递锐器的中间区域:弯盘等3、尖锐物品的处理原则:所有利器直接丢弃在利器盒:避免双手套针:不要徒手弯曲或掰断针头4、锐器伤的预防措施:利器盒的要求:材质坚硬,不能被利器穿刺:开口大小合适,能轻易容纳利器:避免开口过大,防止溅撒:利器盒安置在适当的位置:利器盒装满3/4变更换移去5、针刺伤的紧急处理:戴手套者应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手套:近心端向远心端挤。</p><p>2、医务人员锐器伤预防与应急处理一、概念:(一)锐器:指能刺破皮肤的物品。包括注射针、穿刺针、缝合针、采血针、载玻片、破损安甁、破损试管、义齿的钢丝等(二)锐器伤:由锐器造成的皮肤或粘膜的损伤。锐器伤实际上是职业暴露其中的一类。(三) 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称之谓职业暴露。(四)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又分感染性职。</p><p>3、锐器伤的预防及处理,ICU:汤金凤 2017年6月,主要内容,1.锐器伤的原因 2.锐器伤的预防 3.锐器伤的处理,医护人员锐器伤害定义,医护人员的锐器伤害是指在工作中被针头、手术器械、玻璃制品、医疗仪器设备,医疗废弃物及其他锐利物品刺伤和割伤而导致有被病原微生物感染风险的意外事件。它是医护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所面临的多种职业危害之一,同时也是医护人员感染血源性病原体的重要途径。,锐器伤的原因,针刺伤常见暴露原因,针刺暴露发生于: 注射 抽血 锐器处理 静脉穿刺或拔除 废弃物处理 外科手术缝合,针刺伤常见暴露原因,双手盖上针帽,将血标。</p><p>4、1 护理上常见的护理损伤锐器伤的预防措施 2 什么是锐器伤 锐器 指能刺破皮肤的物品 包括注射针 穿刺针和缝合针等针具 各类医用或检测用锐器 载玻片 破损玻璃试管 安瓶 固定义齿并暴露在外的金属丝及实验室检测器材等。</p><p>5、锐器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一 概念 一 锐器 指能刺破皮肤的物品 包括注射针 穿刺针 缝合针 采血针 载玻片 破损安甁 破损试管 义齿的钢丝等 二 锐器伤 由锐器造成的皮肤或粘膜的损伤 锐器伤实际上是职业暴露其中的一类 三 职业暴露 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 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 称之谓职业暴露 四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 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 有害物。</p><p>6、锐器伤的预防及处理,ICU:汤金凤 2017年6月,主要内容,1.锐器伤的原因 2.锐器伤的预防 3.锐器伤的处理,医护人员锐器伤害定义,医护人员的锐器伤害是指在工作中被针头、手术器械、玻璃制品、医疗仪器设备,医疗废弃物及其他锐利物品刺伤和割伤而导致有被病原微生物感染风险的意外事件。它是医护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所面临的多种职业危害之一,同时也是医护人员感染血源性病原体的重要途径。,锐器伤。</p><p>7、护理工作中锐器伤的预防,主要内容,概述 容易发生锐器伤的环节 发生锐器伤的危害 发生锐器伤后的常见心理及表现 锐器伤的防范措施 发生锐器伤的处理和上报流程,一、概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由锐器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潜在危险正日趋严重,大量研究证实:护士是发生锐器伤及感染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所以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应对锐器损伤的认知和预防引起高度重视。,国内护士锐器伤发。</p>
【锐器伤的预防】相关PPT文档
护理上常见的护理损伤锐器伤的预防措施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ppt
护理工作中锐器伤的预防.ppt
课件:锐器伤的预防及处理.pptx
护理上常见的护理损伤锐器伤的预防措施ppt课件.ppt
锐器伤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护理工作中锐器伤的预防
【锐器伤的预防】相关DOC文档
锐器伤的预防措施.doc
医务人员锐器伤的预防和应急处理.docx
锐器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