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课件
绝经前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策略。晚期激素受体阳性绝经后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地位以及策略。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晚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策略。绝经后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策略。内分泌治疗 是激素受体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首选。① 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共识。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课件Tag内容描述:<p>1、一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二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临床应用 三 乳腺癌诊断及治疗最新进展、ATAC试 验最新结果,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内容,内分泌治疗前言 内分泌治疗如何治疗乳腺癌? 芳香化酶抑制剂与三苯氧胺的比较,乳腺癌危险因素-激素,3. 受体 + + + ,激素刺激肿瘤生长的过程,1. 雄激素,2. 雌激素,芳香化作用,脂肪、肌肉、 肝脏、乳腺癌细胞,雄激素(1)经过芳香化 作用转化成雌激素,雌激素(2)与乳腺(3) 肿瘤细胞表面的 雌激素受体发生反应,刺激肿瘤生长(4),绝经后乳腺癌与雌激素,乳腺癌,尤其是老年妇女乳腺癌,大多是激素敏感性肿瘤(雌激。</p><p>2、乳腺癌内分泌治疗,2008-03-08,乳腺癌治疗目标,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 目标:延长患者无病生存期 -治愈 首选手术切除肿瘤和受累的淋巴结 根据TNM分期和激素受体状况给予放疗、化疗和内分泌等辅助治疗方案 治疗依据:循证医学-临床研究结果 晚期乳腺癌解救治疗: 目标:控制疾病发展,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与肿瘤共存 全身性治疗,如化疗和内分泌治疗 局部不强调手术切除,局部治疗用于缓解症状 治疗依据:病灶变化,乳腺癌治疗基本流程,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历史,1896年Beatson开始用切除卵巢治疗晚期乳腺癌 二十世纪中期,较多采用内分泌。</p><p>3、绝经前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策略,1896年 Beatson用卵巢切除治疗乳腺癌肺转移 1977年 FDA批准三苯氧胺上市 1981年 氨基导眠能用于治疗乳腺癌 1984年 甲地孕酮用于治疗乳腺癌 1990年 诺雷德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 1992年 兰他隆上市 2002年 FDA批准阿那曲唑用于治疗早期乳腺癌 2005年 FDA批准氟维司群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史,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原则,决定因素是激素受体状态,ER/PR(+)。 TAM可降低对则乳腺癌及复发的风险。 卵巢去势可降低复发转移风险。 HR(-)不推荐使用内分泌治疗。 RH(+)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绝经后RH(。</p><p>4、晚期激素受体阳性绝经后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地位以及策略,胡夕春 上海复旦大学肿瘤医院,ONC-1109-Fx-0212,晚期乳腺癌,不再是一个疾病 多个芯片平台 腔面A型、腔面A型、HER2阳性和基底样乳腺癌 Luminal的中文翻译 不同转移部位的预后也不一样 骨转移, 2年; 肺转移,1年;肝转移,6个月;脑转移,3个月 虽有改善,但规律仍在,晚期乳腺癌很难治愈,延长生存 是主要治疗目标,4%-6%的乳腺癌患者诊断时即为晚期乳腺癌1 接受辅助治疗的早期患者中30%-40%会发展为晚期乳腺癌2 根据预后因素,最多30%的淋巴结阴性和70%的淋巴结阳性患者会复发1 晚期。</p><p>5、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简介,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受多种因子的调控: 类固醇激素:如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 生长因子:如EGF、IGF-1 其中雌激素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雌激素与其受体结合,通过激活雌激素敏感基因,促进细胞生长。,内分泌治疗的理论基础,ER,ER可分为ER和ER ER 核受体超家族中的一员,包含595个氨基酸,通过调控雌激素反应基因(ERE)的转录活性发挥作用,该基因的异常(缺失,甲基化等)与肿瘤耐药(他莫昔芬)有关 ER 包含530个氨基酸,可与ER 形成异二聚体,其表达与他莫昔芬耐药和肿瘤侵袭性增加,较差的预后有关,PR。</p><p>6、乳腺癌内分泌治疗,长海医院肿瘤科 王雅杰,乳腺癌流行病学,乳腺癌是一种常见高发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增病人超过120万。欧美国家发病率最高。 我国虽属乳癌低发地区,但随着经济体系向西方转变,以及性行为及生殖模式的改变,乳癌的发病率在逐年提高。 5有遗传因素, BRCA1基因突变携带女性的终身危险率: 40岁,20; 50岁,51; 70岁87,其他非遗传因素主要包括:,月经初潮早 晚育 生殖数量和生殖间隔年份的减少 未哺乳 自然或人工流产 绝经晚 替代疗法:NCI研究组随访46000多绝经后应用激素替代疗法的妇女,发现应用雌孕激素联合的妇女。</p><p>7、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展,一,一一、乳腺癌与激素及受体的关系 二二、乳腺癌综合治疗原则 三三、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与化疗比较 四四、老的内分泌治疗药物 五五、抗雌激素药 六六、孕激素类药 七七、芳香化酶抑制剂 八八、药物去势 九九、宋、江新思路 十十、应注意的问题,王德延教授总结的4396例乳腺癌中,浸润型非特殊癌(主要是单纯癌、浸润型导管癌、髓样癌等)5年生存率为60.3%,10年生存率为39.5%。说明在生存5年以后(第2个5年中)复发的危险仍然较高。,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内分泌治疗是大家关注的热点之一,肿瘤科医生的任务是进行包括内。</p><p>8、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新理念,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化疗一科 胡晓桦,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新理念,背景介绍;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发展的倾向; 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策略; 晚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策略; 乳癌内分泌治疗需注意的问题;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 放疗 化疗 内分泌治疗 生物治疗,内分泌治疗,策略:就是去除肿瘤赖以生存的雌激素环境 内分泌治疗的方法 减少体内雌激素的生物合成 卵巢去势 ( 手术, 放疗, GnRH类药物 ) 芳香化酶抑制剂 抑制雌激素与受体的结合 与雌激素竞争受体 ( 他莫昔芬 ) 破坏受体的。</p><p>9、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p><p>10、绝经后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策略,乳腺癌各期的治疗策略,CONTENT,内分泌治疗在晚期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绝经后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选择,欧洲指南推荐:内分泌治疗 是激素受体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首选,只要患者为激素敏感型,就应尽可能让她们接受持续的内分泌治疗2 由于化疗相关的毒性,对于合适的患者应尽可能地延长内分泌治疗2 化疗应当留到患者出现激素抵抗时才使用2,1. Cardoso F, et al. Ann Oncol 2011; 22(S6):vi25-vi30. 2. Robertson JFR, et al. Eur J Cancer 2005; 41:346-356.,首部晚期乳腺癌国际专家共识指南(AB。</p><p>11、中国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专家共识(2015), 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共识; 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共识; 转移性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共识; 年轻乳腺癌患者卵巢功能保护共识。,历史的回顾,1836年, Cooper 观察到乳腺肿瘤的生长与月经周期相关。 1896年, Beatson 报道在几个绝经前的乳腺癌患者,在切除了卵巢后其转移灶出现了退缩。 1952年 Huggins和Bergenstal 报道切除肾上腺后可使部分乳腺癌患者的转移灶出现退缩。 Luft and Olivecrona报道切除垂体后可取得上述相似的效果。,。</p><p>12、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治 疗 方 法,1896年 Beatson用卵巢切除术治疗乳腺癌肺转移 1939年 Ulrich用雄激素治疗乳腺癌 1940年 Haddow用雌激素治疗乳腺癌 1945年 Huggins用肾上腺切除术治疗转移性乳腺癌 1966年 Jensen发现雌激素受体(ER) 1977年 FDA批准三苯氧胺上市,1992年 高选择性芳香化酶抑制剂兰他隆上市,1981年 氨鲁米特(AG)用于乳腺癌治疗,1984年 甲地孕酮(MA)用于转移性乳腺癌治疗,1998年 第三代高选择性芳香化酶抑制剂上市,内分泌治疗的历史,内分泌治疗生物学机制,绝经前妇女生理,绝经后妇女生理,垂体,下丘脑,卵巢,肾上腺,正常的靶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