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叶状肿瘤
乳腺叶状肿瘤新进展 Update of Phyllodes tumor of the breast 姜惠峰 潍坊医学院附属莱阳中心医院 2013-07-31 1 • 定义。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PT)是 一组常为局限性纤维上皮性肿瘤。约10%的转移率 良性。由于CP组织学表现多样。
乳腺叶状肿瘤Tag内容描述:<p>1、乳腺叶状肿瘤新进展 Update of Phyllodes tumor of the breast 姜惠峰 潍坊医学院附属莱阳中心医院 2013-07-31 1 定义: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PT)是 一组常为局限性纤维上皮性肿瘤,组织学 类似管内型纤维腺瘤,特征:双层良性腺 上皮/肌上皮衬覆的裂隙由增生的间质/梭形 间叶成份围绕,后者联合形成叶状结构。 PT起源于TDLU,Johannes Mller(1838)首 先描述命名为“cystosarcoma phyllodes”,他 认为是一种良性肿瘤,“cystosarcoma”指病 变切面呈囊性和肉样(fleshy)特征,而 “phyllodes”(Greek)指叶状突起结构。 2 “cystos。</p><p>2、分叶状肿瘤的分类标准 间质的细胞密度 细胞的多形性 核分裂 间质类型 瘤细胞的分布 肿瘤的边缘 复发一般在术后二年,约21%的复发率 良性:17%; 交界性:25%; 恶性:27% 转移一半在术后5至10年内,约10%的转移率 良性:0%; 交界性:4%; 恶性:22。</p><p>3、乳 腺 叶 状 肿瘤 -形态学 免疫表型 分子遗传学,牛 昀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08-10-25,-我们的地球村-,中国乳腺肿瘤发病、诊治和乳腺病理研究概况,全球及我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构成图(2002) -美国SEER,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世界最低? WHO专家安妮萨斯科在世界乳腺癌大会上: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的第一号健康杀手,目前全球大约有100 万乳腺癌患者; *过去20年间,世界乳腺癌的发病率几乎翻番,美国、加拿 大和欧洲一些国家的乳腺癌发病率为最高; *中国女性的乳腺癌发病率为世界最低; *但当中国女性移民到美国后, 发病率与美国当地。</p><p>4、病例讨论,影像号:0004446150 高志中 男 62 胸闷憋气10余天,加重1天,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 化验结果: 白细胞:17.96109/L (4-10) 淋巴细胞:0.62109/L (1.10-3.20) 中性粒细胞:16.87109/L (1.80-6.30) 肺癌三项: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 25.86ng/ml (0-24) 鳞癌抗原 阴性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7.61ng/ml (0-3.3) 癌胚抗原阴性 请看图,基本情况,患者:男性,43岁 主诉: 咳嗽咳痰1月余,加重5天。 现病史: 患者一月前出现咳嗽咳痰,外院胸部CT提示“双肺感染性病变,不除外肿瘤,建议穿刺活检”,近5日症状加重;自发病以来,二便正常。</p><p>5、乳腺分叶状肿瘤 (phyllodes tumours, PTs),1.命名,PTs 又叫做乳腺叶状囊肉瘤(cystosarcoma phyllodes, CP) 首先由Mller (德)于1938年描述并命名。 1931年,Lee报告1例具有恶性组织学特征,并在其后出现肺转移的病例时,部分学者才意识到CP亦可具有恶性行为。由于CP组织学表现多样,且与临床过程无规律性关系,生物学行为难以预测。因此对该病的命名繁多。,根据WHO2003组织学分期:乳腺叶状囊肉瘤重命名为乳腺分叶状肿瘤,将其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 目前的倾向是PTs仅指由良性腺上皮成分(有时上皮成分可呈不典型增生或癌变)和恶性间叶组织混。</p><p>6、女,41岁,发现右乳肿物1年余,女,39岁,发现右侧乳房肿物3月,女,50岁,发现左乳肿物2月余。,女,21岁,B超发现右乳肿物,女,43岁,发现右乳肿物10余年,女,43岁,发现右乳肿物,乳腺叶状肿瘤影像表现,临床,由间质细胞和上皮两种成分共同组成的肿瘤。 少见,约占乳腺肿瘤的0.31,约占乳腺纤维上皮肿瘤的23 中年妇女居多,平均45岁左右 最常见临床表现:无痛性肿块 肿瘤增长缓慢,病程较长,也可短期内突然增大,病理,根据肿瘤间质成分的细胞密度、细胞异型性、核分裂象、异源性物质是否存在等,将其分为:良性(I级)、交界性(II级)和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