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A 课标要求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 阅读教材 识记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概况 同盟。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Tag内容描述:<p>1、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识记: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同盟会及三民主义;革命派和保皇派的论战;三民主义的实践;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及主要内容、进步性;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比较。理解:通过比较新旧三民主义、分析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领的原则区别,提高学生比较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二、过程与方法论从史出、问题探究、历史比较、概括阐释三、情感态度。</p><p>2、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学习目标1.归纳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的背景标志内容评价2.谈谈临时约法的内容和作用。3.归纳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标志内容评价4.三个比较:新旧三民主义之区别?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与新三民主义有哪些不同?导入课文方案一材料一资料刊载:民国初期对300多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十位历史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材料二2005年,对某在校高中学生3000人进行历史问卷调查,排列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影响较大。</p><p>3、第15讲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夯 实 基 础 P143 一 三民主义的提出 基础梳理 背景 1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 近代诸多救国的改良方案屡屡碰壁 3 孙中山广泛学习西方政治理论 考察西方社会 4 革命实践 1894年建立兴中会。</p><p>4、2015 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3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教案 整体设计 本节概述 本课主要从两个方面介绍孙中山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的提出与实践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及意义 本课内容一方面表明三民主义在不断充实和发展。</p><p>5、教学主题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目标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三民主义的提出 1 背景 1。</p><p>6、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2 比较新旧三民主义 知道新三民主义的实质性飞跃 知道它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是基本一致的 3 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p><p>7、教学主题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目标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三民主义的提出 1 背景 1。</p><p>8、用心 爱心 专心1 第第 1616 课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识与能力 了解 20 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理论的过程及其主要内容 了解孙中山等资产阶级 革命家为实现三民主义而领导武装起义 推翻清政府统治 建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推行有利于发展经济 政治和文化教育的政策和法令 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基本 史实 了解新三民主义提出的时代背景。</p><p>9、湖北省十堰市第十三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2、理解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作用 来源:学|科|网Z|X|X|K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三民主义是当时最进步的思想 2、孙中山具有适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高贵品质 重点难点 1、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临时约法的内容。 2、对三。</p><p>10、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高中历史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教学重点 新旧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解比较 教学难点 对新旧三民主义的进步意义及其局限性的分析评价 教 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p>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相关DOC文档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1.doc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doc
高中历史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级高中历史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教案 人民版必修3.doc
2012-2013学年高中历史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相关其他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