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编号:3601495]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A 课标要求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 阅读教材 识记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概况 同盟。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Tag内容描述:<p>1、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识记: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同盟会及三民主义;革命派和保皇派的论战;三民主义的实践;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及主要内容、进步性;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比较。理解:通过比较新旧三民主义、分析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领的原则区别,提高学生比较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二、过程与方法论从史出、问题探究、历史比较、概括阐释三、情感态度。</p><p>2、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学习目标1.归纳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的背景标志内容评价2.谈谈临时约法的内容和作用。3.归纳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标志内容评价4.三个比较:新旧三民主义之区别?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与新三民主义有哪些不同?导入课文方案一材料一资料刊载:民国初期对300多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十位历史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材料二2005年,对某在校高中学生3000人进行历史问卷调查,排列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影响较大。</p><p>3、第15讲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夯 实 基 础 P143 一 三民主义的提出 基础梳理 背景 1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 近代诸多救国的改良方案屡屡碰壁 3 孙中山广泛学习西方政治理论 考察西方社会 4 革命实践 1894年建立兴中会。</p><p>4、2015 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3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教案 整体设计 本节概述 本课主要从两个方面介绍孙中山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的提出与实践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及意义 本课内容一方面表明三民主义在不断充实和发展。</p><p>5、教学主题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目标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三民主义的提出 1 背景 1。</p><p>6、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2 比较新旧三民主义 知道新三民主义的实质性飞跃 知道它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是基本一致的 3 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p><p>7、教学主题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目标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三民主义的提出 1 背景 1。</p><p>8、用心 爱心 专心1 第第 1616 课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识与能力 了解 20 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理论的过程及其主要内容 了解孙中山等资产阶级 革命家为实现三民主义而领导武装起义 推翻清政府统治 建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推行有利于发展经济 政治和文化教育的政策和法令 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基本 史实 了解新三民主义提出的时代背景。</p><p>9、湖北省十堰市第十三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2、理解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作用 来源:学|科|网Z|X|X|K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三民主义是当时最进步的思想 2、孙中山具有适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高贵品质 重点难点 1、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临时约法的内容。 2、对三。</p><p>10、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高中历史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教学重点 新旧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解比较 教学难点 对新旧三民主义的进步意义及其局限性的分析评价 教 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p>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相关DOC文档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相关其他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