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第四组
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留心观察、艳丽、梦中、欣然怒放、苏醒、湿度、密切的关系、娇嫩、阳光强、干燥、适宜、适应、淡雅的花蕾、展示、昆虫、传播花粉、吻合、植物学家、修建、陆续、大致。《找骆驼》教学设计之4。 3、初步学预习课文提出不同的问题。一、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三年级上册第四组Tag内容描述:<p>1、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词句积累13花钟1、词语: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留心观察、艳丽、梦中、欣然怒放、苏醒、湿度、密切的关系、娇嫩、阳光强、干燥、适宜、适应、淡雅的花蕾、展示、昆虫、传播花粉、吻合、植物学家、修建、陆续、大致2、句子: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原来,植物开花的时。</p><p>2、找骆驼教学设计之4一、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区别多音字;理解“走失、哄、详细、至于”等词,能区别“走失”和“丢失”的不同意思。2、能仿造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补充完整,认识4种不同的对话形式。3、初步学预习课文提出不同的问题。4、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抓住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二、教学重点、难点第二段是教材的重点。老人是根据哪些现象来判断骆驼的特点的,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读懂老人的话,学会观察思维判断的。</p><p>3、第四组13 花钟一、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湿度、密切、关系、娇嫩、适宜、适应、昆虫、传播、植物学家、修建、陆续、大致”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4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二、预习学案1搜集有关各种花开放的资料、课文提到的花的照片,及“花钟”钟面演示图。2课件。三、导学案一、谈话质疑,激趣导入板书“钟”,说说钟是干什么用的呢?(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吗?)再板书“花”。</p><p>4、脊背突起像山峰, 沙漠之舟能载重。 风沙干旱都不怕, 戈壁滩上的英雄。,猜谜语,骆驼,沙漠之舟,因为骆驼的胃里有水囊,能贮存很多水;驼峰里储存有一百多千克脂肪,必要时可以转变成水的能量,维持骆驼的生命。骆驼在沙漠里,可以一连三四十天不吃不喝,适于长途跋涉。所以,被称为“沙漠之舟”。,16、找骆驼,1、正确读写“商人、骆驼、跛、详细、脚印、啃过、愤愤、指点”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作者的思路。 3、仔细琢磨作者笔下智慧的老人,他的推测其实都来源对周围事物的细心观察和判断。 4、本文的逻辑推理性较强,要。</p><p>5、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之1一、教学内容简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5课玩出了名堂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清闲磨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放一起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全文贯穿一个“玩”字,似乎列文虎克的重大发明创造是在不经意的玩中完成的,其实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这篇课文紧扣观察的专题,目的是启发学生在平时。</p><p>6、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之2学习目标: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4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在玩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