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第三阶段就是本册教材本单元。主要教学时间单位。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认识质量单位—吨。1.认识时间单位秒。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班级。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Tag内容描述:<p>1、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1. 常见的长度单位有( )、( )、( )、( )、( )。2. 常见的质量单位有( )、( )、( )。3. 小丽家离公园5000米,合( )千米。4. 一袋大米重200千克,( )袋大米重1吨。5. 6千米=( )米 4000千克=( )吨60毫米=( )厘米 80厘米=( )分米50分米=( )米 2000克=( )千克6米=( )厘米 7分米=( )毫米 28毫米+52毫米=( )毫米=( )厘米9厘米+31厘米=( )厘米=( )分米3米25分米=( )分米 1400米400米=( )千米600千克+1400千克=( )吨 3吨8。</p><p>2、第一单元:时 分 秒一、教材分析: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第一阶段是在一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第二阶段是在一年级下册,主要让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第三阶段就是本册教材本单元,主要教学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具体内容的编排顺序如下表。1、在具体情境中感悟时间单位“秒”2、观察钟表,得出1分60秒3、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4、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p><p>3、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课程标准要求及解读】1.课程标准要求:知识技能:能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数学思考:会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问题解决: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情感态度: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2.课程标准解读:第一分句中的第一个行为动词 “能”,它的同类词是“掌握”,即“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核心概念是“一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是其限制条件。第三分句的行为动词是“体验”,即“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主动认识或验证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综合分析。</p><p>4、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学校: 班级: 姓名: 等级:一、填空。1、 1千克=( )克 1吨=( )千克 5千克=( )克 8吨=( )千克 ( )吨=5000千克 2000克=( )千克2、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买2( )苹果需要6元钱; 买1( )煤需要620元;一个西瓜种2( ); 一根双汇火腿肠重40( )。3、在 里填上“”、“”或“”。600克 6千克 100千克 1吨 3000克 2吨 7800千克 8吨 10千克 1000克 500cm 50dm4、种类苹果桃草莓上午5000克15千克2400克下午9千克( )克( )克合计( )千克17千克6千克二、判断。1、一根火腿肠的质量为。</p><p>5、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学过了 哪些长度单位? 米(m) 厘米(cm) 2.谁能比划一下,一米有多长,一厘米又有多长? 3.量哪些物体的长度用米做单位?1米等于多少厘米? 1米=100厘米,动动手: 请同学们用尺子量一下自己数学书的有多长,有多宽,有多厚?,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你能说说你量的是多少吗?,我们要 怎样解决呢?,在读数时遇到了困难了吗?,问题1: 你们能测量出它们准确的长度吗?,问题2: 你们在测量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互相交流下。 发现测量的长度不一定是整厘米。,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就要用比厘米小的。</p><p>6、吨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并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吨的含义,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2、使学生学会吨和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并在吨与千克的换算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通过想象和推理,建立1吨实际质量的概念。教学过程:【导入】激趣引入 有几个小伙伴啊,也想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想知道都是谁吗?必须回答对我的一个问题才行。问:我们以前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它们之间是怎么换算的?师随之板书课件。</p><p>7、一、时、分、秒第1课时秒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教材分析】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第一阶段是在一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学会看整时和快到几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第二阶段是在二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第三阶段就是本册教材本单元。本小节学习秒的认识和应用,体会1分、1秒有多久,学生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总结。【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钟表,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在这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整时。</p><p>8、第1单元 时、分、秒第1课时 秒的认识【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教学分析】时间单位“秒”学生们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有接触。1分=60秒,学生也有模糊的概念印象,但是,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因此知道并理解1分=60秒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不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p><p>9、第1单元 时、分、秒第1课时 秒的认识【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教学分析】时间单位“秒”学生们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有接触。1分=60秒,学生也有模糊的概念印象,但是,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因此知道并理解1分=60秒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不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p><p>10、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数学,秒的认识,秒的认识,秒针的特点:又细又长、走得最快,1秒,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神州十号升空,光的传播速度30万千米/秒,电脑每秒可进行3万亿次运算,喷气式飞机每秒可飞行500米,说说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和秒有关的知识?,认识几秒,12,1,2,3,4,5,6,7,8,9,10,11,秒针从12走到1走了几秒呢?,认识5秒,12,1,2,3,4,5,6,7,8,9,10,11,秒针从12走到1走 了几秒呢?,秒针从12走到2是几秒呢?,认识10秒,12,1,2,3,4,5,6,7,8,9,10,11,认识15秒,活动要求: 1. 听老师口令,同桌合作分别拨出13秒、 17秒、33秒 2. 拨。</p><p>11、克、千克、吨的认识一、 基本训练1举例:说说1克、1千克、1吨的重量相当于哪些物体的重量?2在下面的( )里天上合适的重量单位。一支牙膏重200( );一提桶水重10( )一支钢笔重150( );一艘轮船重50( )一袋水泥重50( );一台拖拉机重2( )3重量单位间的化聚练一练,然后说说是怎样想的。6500千克( )吨( )千克3吨( )千克3000千克( )吨7千克( )克7500克( )千克( )克2吨( )千克二、 综合练习1判断题(1)一瓶墨水重150克。 ( )(2)一扇门高2米。 ( )(3)数学课本重18千克。 ( )(4)一桶水重10厘米。 ( 。</p><p>12、第一单元混合运算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理解了加、减、乘、除运算的实际含义,有了运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但把加减和乘除混合在一起去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另外,学生可能会受原有知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干扰,仍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因此,教科书通过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学生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进行计算,逐步积累解决问题的。</p><p>13、时间的计算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例2 【课程标准描述】 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之间的区别与联系。。</p><p>14、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 计算。 1、 直接写得数。 143= 252= 5008= 6400= 2014 258= 615= 7004= 9800= 4982 2、用竖式计算: 3127= 9430= 6255=。</p><p>15、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 填空(15分) 1.18-26,先算( ),再算( )。 2.63+3,,先算( ),再算( )。 3.在算。</p><p>16、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姓名: 得分: 一、我会填 2分=( )秒 4小时=( )分 3分12秒=( )秒 2时12分=( )分 60分=( )时 90分=( )时( )分 75秒=( )分( )秒 180秒。</p><p>17、第一单元 时、分、秒 错例 1、 眨一下眼是1分钟。() 错因分析:对1秒时间的长短认识不够,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对1秒做出准确的判断。 正确答案:() 2、1分=10秒 ()来源:学*科*网 错因分析:误以为相邻两。</p><p>18、千米的认识类别 课件科目 数学年级 三年级制作 李小宝 认识 千米的 复习 口答 做一做 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 单人书桌的长度是60 2 深圳国贸大厦的高度是160 3 有一项田径比赛是200 跑 填空 2米 分米60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