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三年级上册语文妈妈的账单[编号:11017136]
三年级上册语文妈妈的账单
妈妈的账单。妈妈的账单。 账 单( ) 报 酬( ) 如 愿 以 偿( )。1.认识15个生字。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孝敬父母。掌握本课15个生字。教法与学法。补充妈妈的账单。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2.学习借助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已经学习了三篇同一主题的课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妈妈的账单Tag内容描述:<p>1、妈妈的账单,湘教版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一单元,游子吟,孟郊 慈母 手 中 线, 游子 身 上 衣。 临行 密 密 缝, 意恐 迟 迟 归。 谁言 寸 草 心, 报得 三 春 晖。,还记得诗中的“报”是什么意思吗?,我突然想到了另一个和“报”有关的词,这又是什么意思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报酬”的故事。 “报酬”:付出劳动后得到酬劳。,什么是账单 ?,问题 1,问题2,问题 3,?,?,对比两份账单,让我们仔细看看它们有哪些区别 ?,问题 1,两份账单,母亲欠她儿子彼得的帐单 为取回生活用品20美分 为把信件送往邮局20美分 为他一直是个听话的好。</p><p>2、4妈妈的账单一、基础题1读一读,写一写。收款 报酬 索取 慈爱 羞愧 芬尼 怀着 塞进蹑手蹑脚 如愿以偿 小心翼翼 怦怦直跳2我能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1)( )口同声 不( )而同 ( )在眉睫 (2)喜出( )外 如( )以偿 羞( )万分二、综合题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和反义词。(1)仔细( ) 慈爱( ) 羞愧( ) 蹑手蹑脚( )(2)仔细( ) 慈爱( ) 羞愧( ) 蹑手蹑脚( ) 2把加点的词语换成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1)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 ( ) (2)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 ( )(3)他渐渐觉得自己似乎成了一。</p><p>3、妈妈的账单分层练习 基础题一、给划线的字注音。账 单( ) 报 酬( ) 如 愿 以 偿( )慈 爱( ) 羞 愧( ) 小 心 翼 翼( )二、辨一辨,再组词。账( ) 项( ) 怀( ) 塞( )帐( ) 顶 ( ) 怦( ) 赛( )三、选择正确的读音。打“”。有时得(di d )到他爸爸做生意的商店里去瞧瞧。小彼得得(di d )到了他想要的报酬了吗?四、照样子改写句子,不要改变句子的意思。例:我们怎么能忘记妈妈的爱呢?我们不能忘记妈妈的爱。我们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五、给下面词语中的划线字注音 受遣( )报酬( )餐盘( )如愿以偿( ) 。</p><p>4、4*妈妈的帐单知识与技能1.认识15个生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孝敬父母。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本课15个生字。难点:理解课文意思。教法与学法教法:质疑、引导、点拨。学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 直接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簏课文,题目是妈妈的帐单板书:4 妈妈的帐单理解“帐单”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碰到难读的的词语或句子把它画出来,把课文读通顺。3、 整体感知课文。</p><p>5、4* 妈妈的账单【教学目标】1.认读“彼、账、寄、酬、偿、迹、怦、蹑、翼、塞”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处”。2.在正确、流利地读准词语的基础上,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3. 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融情想象,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并以实际行动报答母亲。4.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是无私的,是无价的,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自学生字,新词,培养单独阅读的能力。2.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p><p>6、妈妈的账单1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2. 借助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彼得的心情。3. 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懂得要回报父母的爱。2学情分析 因为都是农村孩子,所以都懂得生活的艰辛,能理解账单的意义。本课是阅读课文,预案的设计努力倡导让学生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懂文本,通过说话、朗读等方式,感悟出故事包含着的深刻的人文内涵,使学生润物细无声地受到语言的训练、情感的熏染。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体。</p><p>7、妈妈的账单 1学情分析 1.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愿以偿”等关键词语。2.学习借助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融情想象,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2重点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愿以偿”等关键词语。2.学习借助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融情想象,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整体感知,检查反馈 1.揭题直接导。</p><p>8、妈妈的账单1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 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鼓励和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读懂课文。2学情分析 在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三篇同一主题的课文,对于亲情有了一定的体会。但由于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享受父爱、母爱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对父母亲的回报,再加上本篇课文蕴含的哲理较深奥,在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时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老师引导。3重点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p><p>9、妈妈的账单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默读课文。读通课文。过程与方法读懂课文内容在反复诵读文本、对比两份账单中进行说话、朗读训练, 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鼓励和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读懂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2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都处于八、九岁的年龄,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对事物也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对身边的事有些熟视无睹。 在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三篇同一主题的课文,对于亲情有了一定的体会。但由于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享受父爱、母爱。</p>
【三年级上册语文妈妈的账单】相关PPT文档
【三年级上册语文妈妈的账单】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