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1[编号:11144766]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1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掌声。2我们常常会在什么情况下听到掌声。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亡羊补牢》。读准多音字。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大自然中这些声音太美妙了。重点指导学生美读课文。抓住描写声音的词边读边想象。21 大自然的声音。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1Tag内容描述:<p>1、掌声课 题:掌声 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语文第五册主备教师:教案内容: 教学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问疑:本教案由教案吧www.jiaoan8.com提供小朋友们,有人给你鼓过掌吗?因为。</p><p>2、22掌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培养“边渎书边思考”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板书:掌声2我们常常会在什么情况下听到掌声?3别的情况下也可以鼓掌吗?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想一想:同学们在为谁鼓掌?为什么事鼓掌?画一画课文中有“掌声”一词的句子二、初读指导1学生自学课文,要求:(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及不理解的词语。(2)学习生字词。(3)查字典。</p><p>3、亡羊补牢课题:亡羊补牢教学目标:1、认识“牢、街、坊、修、堵、悔”六个字,会写“亡、丢、叼、补、夜”五个字及“夜里、叼走、亡羊补牢”等词语。注意 “圈”、“窟窿”、“街坊”的读音及“叼”字的笔画。2、有感情地朗读这则寓言。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改正。内容分析:亡羊补牢讲述一个养羊人第一次丢了羊,没有接受街坊的劝告,认为羊已经丢了,修羊圈也没有用了;第二天又丢了羊,他才番然醒悟,听取别人的劝告,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理解了故事内容之后,重点是让孩。</p><p>4、寓言两则课题寓言两则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教材分析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教学方法朗读感悟 小组合作 教学用具课件板书设计想法已经丢后悔亡羊补牢做法不补 赶快堵(未为迟也)结果又少再没丢教案背景亡羊补牢,成语,释义:羊因为羊圈的空缺被狼叼走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p><p>5、亡羊补牢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亡羊补牢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圈”,记准“窟窿”、“街”等字的字形。3、抓住“亡”和“牢”来了解故事内容,并结合生活实际体会“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道理,并能在学习、生活中及时做到亡羊补牢。教学流程:一、回顾导入1、老师带来了两幅图画,请看大屏幕:看着这幅画,你想起了那个词语?(揠苗助长、守株待兔)2、没错,这些都是我们二年级的时候学过的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有什么样的特点。</p><p>6、21.大自然的声音课题大自然的声音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在教学设计中,我始终以“大自然中这些声音太美妙了”贯穿始终,重点指导学生美读课文,抓住描写声音的词边读边想象,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前准备1.收集风声、水声、各种动物的叫声。(教师)2.课文内容的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2.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第一段课文。学习重点学习生字、词语。</p><p>7、21大自然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文章结构严谨,第1自然段概括地说明“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作为文章的总起。第24自然段均以总分的方式构段,用拟人的手法介绍风、水、动物,引导学生继续发现课文的写作特点:围绕一句话来写。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生动有趣,学生一读就能喜欢上。课文结构特点明显,易让学生继续发现“围绕一句话来写”这一显著特点,自然就能体会课文写法的特点了。教学中要创设情境,缩短学生与文本的空间距离,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p><p>8、21古诗两首(1)一、组 词。 流( ) 青( ) 相( ) 孤( )断( )溜( ) 清( ) 想( ) 狐( )段( )帆( ) 晴( ) 比( ) 轿( )笼( )凡( ) 睛( ) 此( ) 桥( )茏( )二、解 词。潋滟:___________________ 空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奇: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补充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___雨亦奇。欲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相宜。四、改错别字。天门中段楚江开,_________绿水东留至此回。__________两岸青山相队出,__。</p><p>9、21古诗两首(2)作业很轻松,做做乐其中!一、带着问题来读书。 1饮湖上初晴后雨题目中的“饮”指______(A.饮水;B.饮酒;C.饮茶);“湖”指______(A.太湖;B.南湖;C.西湖)。2望天门山采用的手法是______(A.比喻;B.白描;C.夸张)。二、拼音写字我最棒。zhng dun xing y g fn三、语境注音我能行。1临别时,他们互相()赠送了相()片。2小红用抹()布擦去了涂抹()在玻璃上的污物。3夏天到了,妈妈告诉我,中()午不要出去玩,容易中()暑。四、火眼金睛,辨字组词。妆()赤()孤()壮()亦()狐()五、给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潋滟浓抹空蒙1云雾迷茫的。</p><p>10、掌声课 题:掌声 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语文第五册主备教师:教案内容: 教学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问疑:本教案由教案吧www.jiaoan8.com提供小朋友们,有人给你鼓过掌吗?因为。</p><p>11、22掌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培养“边渎书边思考”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板书:掌声2我们常常会在什么情况下听到掌声?3别的情况下也可以鼓掌吗?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想一想:同学们在为谁鼓掌?为什么事鼓掌?画一画课文中有“掌声”一词的句子二、初读指导1学生自学课文,要求:(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及不理解的词语。(2)学习生字词。(3)查字典。</p><p>12、21掌声掌声一文,生动地记叙了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他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作者以回忆的语气来写这段小学的经历。根据课文的内容,可分为掌声前的英子和掌声后的英子两部分,因为课文提到,有了掌声的鼓励后的英子“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文章的语言质朴,但在平淡的叙述后面饱含着充沛的情感。课文通过外在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教学。</p><p>13、古诗两首练习一、读拼音写词语。Zhng dun g dn fn chun qng ch( ) ( ) ( ) ( ) 二、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并说出诗句的意思。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默写望天门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